村民以前還認為大晃整天是不務正業呢,現在終于知道,原來最沒用的傻子,才是真正的財神爺。大晃的地位,也在村里眼瞅著噌噌拔高,都快跟包村長平級了。到誰家趕上吃飯,都得拽桌上吃兩口。
這些日子,田小胖倒是輕松了一些,沒事到工地那邊溜達溜達,檢查督促一番,剩下的就是閑逛了。
三天之后,家里的小雞崽終于陸陸續續開始出殼,這一次,老抱子沒有再受到什么驚嚇,都是挺正常的小雞崽,毛茸茸的,唧唧唧的,叫得老抱子也心花怒放:二十多天的辛苦總算是沒白費啊!
剛出殼的小雞還不能下地,免得著涼,一拉稀就壞了,所以要在炕頭繼續呆幾天,這一個一個的小毛團,看起來還是很招人稀罕的,尤其是小白,最招小雞崽,只要它把小爪子伸過去,立刻就噔噔噔跑過來一小幫,爭搶著往它的小爪子里跳,簡直比看見老母雞還親。
小白也不含糊,跟小丫一道,給小雞崽泡小米兒,或者拌點苞米面,再撒點切碎的曲麻菜,小雞崽搶得那叫一個歡實。
這些小毛團兩三天就能炸著小翅膀,跑得飛快,互動范圍也逐漸開始擴大,炕頭已經不能滿足它們的探索**。沒法子,只好在炕上攔了一個擋板,否則的話滿炕跑,這里拉一堆那里拉一堆的,實在太臟,也收拾不過來。
本來幾天之后,小雞崽也能下地了,可惜的是,窩里還有蛋沒孵出來,老抱子就還得趴在那繼續捱著。老抱子還納悶呢:好像到日子啦?
剩下那些蛋,當然都是小白偷回來的水鳥蛋,孵化時間也不定,只好再辛苦老母雞幾天。
好在也沒差多少,幾天之后,就陸陸續續出殼,有尖嘴的,也有扁嘴的,有個頭小的,也有比小雞崽大好幾號的。還好田小胖的眼睛帶識別功能,否則還真不知道是啥鳥呢,因為大多數鳥類,幼生期和成年的區別非常大,要不丑小鴨怎么能變成天鵝呢?
鑒別之后,共計有:水老鴉雛鳥兩只,天鵝雛鳥兩只,小鴛鴦雛鳥兩只,大雁四只,長脖老等兩只,品種還挺全乎。
好在,老抱子擁有無比博大的胸懷,用它那并不十分寬大的翅膀,包容了所有的幼鳥,讓它們能在自己的羽翼下健康成長。在直播間里,這個老抱子已經被稱為雞媽媽。
這些雛鳥之中,當然以兩只天鵝雛鳥的個頭最大,也最吸引眼球,它們現在還是名副其實的丑小鴨,身上灰突突的絨毛,脖子短短的,一點也沒有成年天鵝高雅的姿態。
老抱子正式下地那一天,場面才叫壯觀。小丫和小白合力把雞窩搬到地下,老抱子先跳出雞窩,嘴里呴呴噠噠地輕聲叫著,免得娃子們走散;然后那些小雞崽也靈巧地跳出來,扇動翅膀,輕靈地追趕雞媽媽而去。
剩下的就慘了,雞窩對它們來說有點深,費勁巴力地往外爬,好不容易,兩只天鵝幼崽跑到邊上,然后嘰里咕嚕地滾落到地上,那叫一個笨啊。至于剩下的,干脆爬都爬不出來,尤其是水老鴰的幼仔,還光著身子沒長毛呢,走路也蹣蹣跚跚,估計還得幾天才能下地溜達。
還是小丫和小白幫忙,總算是將水鳥童子軍都弄到地上,嘴里發出各種叫聲,搖搖擺擺,跌跌撞撞,追趕雞媽媽而去。
直播間里的觀眾都有些不忍直視,最后還是唐圓圓給取了個十分恰當的名字“這支隊伍以后就叫田小胖家的雜牌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