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晃咋了?”小丫總歸是大了幾歲,聽到動靜爬起來。
田小胖也只能安慰小家伙兩句:“先睡一覺看看,沒準等你哥醒了,就徹底好了呢。”
小丫坐在炕上眨眨大眼睛,然后輕輕嘆了一口氣,她知道,那只是一種奢望罷了。
今天因為有旅游團要來,所以早飯就是大鍋飯了,一會派人領就行。田小胖洗漱一番之后,也就帶了小白,往村子西頭溜達。
大榆樹下邊已經聚了一些村民,大伙期待中帶著點興奮,畢竟對他們來說,每一波游客,都能給合作社帶來一大筆收入。其中有不少村民打扮的都挺鮮艷,老太太腦袋上都戴著一朵大粉花,手里哈捏著扇子和大手帕。
“一會兒各家各戶都上點心,好好招待人家,別叫城里人回去埋汰咱們農村人。”包大吵吵還進行最后的叮囑,這個其實一點也不用擔心,每家每戶,都是誠心實意地待客,都跟自個家來了親戚一樣。
不大一會,四輛旅游大巴就出現在村民的視野之中,大伙不由得激動起來:“來啦——”
“客人來了,咱們也扭起來——”包大吵吵吆喝一聲,打鼓佬咚咚咚敲起大鼓,喇叭匠子烏拉瓦拉吹奏起秧歌調,那些穿著秧歌服的大爺大娘就隨著節奏,跳起了大秧歌。
這個歡迎儀式是包大明白他們鼓搗出來的,頗有農村特色,最主要是看著歡實而又喜慶,用來迎賓效果不錯。
而且效果好的話,以后一早一晚沒啥事的時候,就組織村民練練,豐富娛樂生活,還能鍛煉鍛煉身體,挺好點事兒。
等游客們下了車,看到的就是這支原生態的秧歌隊。其實在城里,除了跳廣場舞的之外,也有不少什么夕陽紅秧歌隊啥的,從服裝到設備啥的,比黑瞎子屯強多了。
但是要說起秧歌舞,還是眼前這伙人跳得比較來勁。什么踩高蹺、跑旱船、老頭騎驢用腳走,老太太叼個大煙袋,一個賽一個歡實,一個賽一個俏皮。本來嘛,大秧歌也不是什么高雅的活動,比較接地氣,而最接地氣的,當然是農民了,天天在田地間勞作,天天都接地氣。
這次來的游客,依舊是以家庭為單位,因為孩子們已經放暑假了,所以都領著孩子。一下車,就被這熱火朝天的場面所吸引。
“我童麟閣又回來啦,小猴子呢?”小胖墩跳下車之后,大吼一聲,顯得格外興奮。好不容易盼到放假,他早早就來了。而且在這一批游客之中,還有幾個都跟他是同一個幼兒園,算是被他給拉來的客戶。
很快,有眼尖的同學就叫起來:“在那呢,哈哈,小猴兒拿著金箍棒裝孫悟空呢!”
反正是自娛自樂,也不是秧歌比賽,所以田小胖也就跟著濫竽充數,混進秧歌隊。正好有一套豬八戒的行頭沒人穿戴,大伙就給他扮上了:腦袋上扣個大豬頭,兩個大耳朵直扇呼,嘴巴子還能一張一合的,尤其是扣上假肚皮,再一甩大袖子,瞧著特別喜慶。
包二懶率先起哄:說小胖兒扮這個最合適,基本屬于本色演出,不用扣假肚皮都能成。
我這肚子哪有那么大——結果被田小胖掄著九齒釘耙給刨了好幾下,可惜耙子是充氣的,沒等把妖怪給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