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這個大猴頭采下來,沉甸甸的,滿滿的收獲。剛才,大伙都光顧著低頭采蘑菇,這會兒不少人都開始抬頭在樹上踅摸,還真別說,陸陸續續又發現了幾枚猴頭,看樣子中午確實夠一個菜了。
早知道這樣就不說大話了,就按照最低價,一斤五百塊,這得吃出去多少錢啊?田小胖都有點心疼,不過說出的話潑出的水,只能認了,大不了多撒點菌種。
正所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晚上舉行個篝火晚會,趁機收割一撥能量,啥都賺回來嘍。
看看時間也不早了,于是就召集游客,開始往回溜達,大伙都提著籃子,一個個都滿載而歸,人人臉上都寫滿了收獲的喜悅。
回去的時候,牛車就變得搶手起來,因為大伙出了林子,才感覺腰酸腿疼的,采蘑菇看似悠閑,其實也不是個輕巧活。
不過牛車還得先可著小娃子們乘坐,剩下的人,只能慢慢溜達了。進村之后,稍加洗漱,田小胖就組織游客摘蘑菇,去掉根部,還有上面沾著的松樹枝葉和草沫子之類。這也是一項很耗費時間的活計。
游客們采回來的蘑菇,田小胖用手一搭,就能把有毒的蘑菇給甩出去,然后分成幾類,再進行烹飪。
村里人手不足,只能發動游客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好在大伙對這個也比較感興趣,就連小娃子們,都蹲在那挑蘑菇。嘴里念叨著:“這個是我采的,一會吃飯的時候誰也別跟我搶。”
也不知道變成菜肴之后,還怎么區分出來。
絕大多數菌類,清洗干凈之后,都要用水焯一下,這樣就可以去掉一些有害物質。好在家家都有大鍋,焯蘑菇也不費勁。
最先處理的是猴頭,因為這東西需要小火慢燉,燉的時間還比較長。所以在去根之后就分成小塊,然后焯水,撈出來之后,就下到燉雞肉的鍋里,慢慢煨著。到時候,雞肉的鮮和猴頭的鮮味相互融合,就變成人間美味。
還有受到男士歡迎的血紅鉚釘菇,焯水之后變成紫紅色,色澤艷麗,富于光澤,直接剁碎,拌上豬肉包餃子。按照當地的習俗,立秋這天,必須吃餃子啊。
雞冠蘑也打了個水焯之后,加點小白菜啥的跟肉片一起炒;還有榆黃蘑也適合炒制,這個就不用加肉片了,本身就是素中葷,加點配菜就自成美味。至于游客們最開始采的小灰蘑,這會兒已經無人問津了。
最后還有一大盆菌湯,是田小胖選了幾樣蘑菇,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更增加了鮮味,喝上一口,保管你會覺得,整個森林的精華都蘊含在里面。
“這不是成了蘑菇宴啊——”等到飯菜端上桌,不少人都發出這種感嘆。
雖然猴頭只能一人分到一小片,不過還真是叫人回味無窮。只有那些小孩子,碗里才多出一塊。沒法子,狼多肉少啊。
等到熱氣騰騰的水餃上桌,那些喝酒的男士都紛紛放下酒杯,夾起一枚餃子,咬一口,里面汁水很足,滑溜溜的蘑菇呈現出絢麗的紫紅色,色香味俱佳。
“這要是在城里的飯店吃這么一頓蘑菇宴,得多少錢啊!”游客們都紛紛感嘆:這一趟來的真是值了。
而湯博士和何教授,也照例在田小胖家蹭飯,湯博士一瞧餃子端上來,嘴里就很沒有形象地嚷嚷,而且還非得用磕磕巴巴的中文:“我要吃——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