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又翻過一座大山之后,薩日根就指著前面郁郁蒼蒼的那片山脈說:“那個就是老鱉山,當地也有叫王八嶺的,當年,這山上有一個大綹子,大當家的據說是個女的,名叫靠山紅,手下有五六百的胡子,當時的名號比座山雕還響。”
這個也是鄭紅旗他們的建議,每到一處地方,都要叫薩日根講講來歷。薩日根所說的“胡子”,就是東北對土匪的別稱,每一股胡子就是一個“綹子”,像東北王張作霖,也是胡子出身。
胡子里面也不全是惡貫滿盈的悍匪,其中也有一些棄暗投明,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筆,比如說,著名抗日英雄馬占山,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土匪出身,后來奮起抗日,血戰江橋,后人誰不服氣?
還有東北抗聯的***,趙尚志等等愛國將領,早期也都是胡子出身。這可能跟“胡子”的由來有關系:據說最早都是窮苦人實在活不下去了,這才出去當土匪,可是又怕被人認出來,于是就在臉上沾上布條當胡子,長此以往,人們就把土匪稱作胡子了。由此可見,胡子最初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居多,其實很多都是窮苦人。
聽到薩日根的介紹,田小胖注意到,鄭紅旗等人明顯激動起來,就連素來冷面秦無衣,也目光熱切。
只聽薩日根繼續說:“聽村里的老人講,在四幾年的時候大剿匪,老鱉山上的這個綹子也被徹底鏟了,現在只能當故事講嘍——”
“根哥,你能不能說說剿匪的具體經過?”還是第一次看到秦無衣這么急切。
這就有點難為薩日根了,他也是聽人講瞎話的時候聽來的,都是故事。這時候,鄭紅旗插了一句話:“根哥,那個匪首靠山紅最后的下場是怎樣的?”
所謂的靠山紅,是當地對一種山鳥的俗稱,羽毛鮮亮,叫聲悅耳,因為那個大當家的是女的,所以取了這么個名號。
“都是聽老人說的,說是靠山紅最后竟然從老鱉山逃出去了,然后隱姓埋名,嫁了個人家。至于具體情況,都過去這么多年了,誰知道呢?”薩日根也基本上把自己知道的都講完了,于是就準備在山下扎營。
鄭紅旗等人對視一番,臉上都寫滿失望。在斟酌一番之后,鄭紅旗也就不再隱瞞,說出來意:原來,這幾個人的祖輩,都是當年參加剿匪的部隊。據說當時靠山紅的綹子被擊潰之后,她確實出逃,而鄭紅旗的太爺爺,當時就是這支剿匪部隊的團長,帶領著十幾個部下追進大山,然后就此杳無音信,再也沒有回來。
他們此番前來,一是來祭奠一番,二來,也是盡盡晚輩的心意,看看能不能把老祖宗的遺骨找到。當然,半個多世紀了,難度相當大,他們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薩日根和田小胖也不由得肅然起敬,哥倆一起表示,一定要好好在老鱉山周圍找找,完成那些革命先輩歸鄉的遺愿。
趁著大伙拾掇東西做飯的工夫,田小胖就把小猴子拽到一旁,單獨詢問一番。小白來過這邊,應該熟悉一些,有哪些人跡罕至的山洞之類,應該清楚。
晚飯的時候,薩日根把野兔給煮熟之后熏上了,林子里有都是松樹,取點干松枝做熏兔最正宗。
田小胖也煮了野菜肉湯,還意外地在一處石頭砬子里發現不少大蝎子,抓了十幾個,直接用油炸上了。這東西祛濕解毒,經常跑山的人,都時不常吃兩個。
一開始的時候,除了薩日根之外,那幾個還咧咧鉤鉤地不敢吃,不過瞧著田小胖和薩日根這哥倆嚼得挺香,也就嘗了一下,味道竟然出奇的好,最后,連梁小妹都吃了兩個。
吃兩個就差不多了,這玩意可不能多吃,畢竟不是養殖的蝎子,山里野生的,毒性也比較大,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