喳喳大概也知道闖了禍,趕緊落到小囡囡懷里,然后耷拉著小腦瓜,接受批評教育。小囡囡戳著它的小腦瓜:“喳喳呀,以后可不能撒謊,撒謊不是好孩子,要被大灰狼給吃掉的——”
一瞧沒啥事,村民就往回溜達,那些小娃子都留了下來,在田小胖的指揮下,給青苞米都插上柳條棍子,然后都用倆小手擎著,蹲在火堆旁邊開始烤苞米。
包大明白這個明白人就在旁邊進行指導,告訴孩子們不要直接在明火上烤,那樣很快就焦了;要在燒過的紅炭火上烤,也別離的太近,烤這玩意也是需要耐心滴——
看到這些小娃娃都興奮得嘰嘰喳喳的,那些小娃娃的家長和醫護人員也都伸手幫忙,覺得這是一個和孩子溝通交流的好方式。
在他們看來,這個田小胖真是太有辦法了,總能想出好點子,幫助和促進這些患兒康復。
小娃子們畢竟都沒啥經驗,不少人手里的苞米都烤得糊了吧屈的,不過,照樣吃得格外香甜,很快,一個個都變成了小黑嘴巴兒,你瞧我,我瞅你,都開心地哈哈笑。
笑容是如此純真,笑聲是多么歡暢,不知不覺間,不少患兒的家長,眼角都變得濕潤起來。
不大一會,青黃豆也燒好了,只見薩日根手里拿著幾棵麻籽,在烤黃豆的火堆上一通猛拍,麻籽被燒得嗶嗶啵啵的,香氣便更加濃郁。
直播間里的觀眾也饞了夠嗆,這玩意不一定多好吃,但吃的是情趣,吃的是回憶。有人發言說了一句“麻籽拍豆香”,立刻受到觀眾們的追捧,霎時間字幕全是這幾個字。
細細品來,這句話雖然鄉土氣息比較濃郁,卻也頗有詩情,大概和“把酒話桑麻”都是一個檔次的。
麻籽燒了一會之后,小娃子們就從火堆里扒拉出來那些豆莢已經被烤焦的黃豆,剝掉外殼,里面的青豆稍稍有些焦糊,扔進嘴里,豆香便在口腔散發開去。
豆莢還稍稍有些燙手,小娃子們嘴里咝咝哈哈地吹著氣,搶得格外來勁。好像眼前這些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就是山珍海味也比不上。
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或許就是他們記憶中最美妙的一次野餐!
天也漸漸黑了,小娃子們也該回村。不過,最后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程序。只見田小胖把那些男娃子都叫到一起,低聲吩咐幾句,然后,小家伙就興沖沖地圍攏在火堆周圍,掏出自己的小鳥,嘩嘩嘩地開始往那些還殘存的火星兒上撒尿。一時間,激起的灰塵和滋滋的白煙兒一起升騰,好不熱鬧。
為了防止死灰復燃,這也是一個很必要很隆重的儀式,雖然其中玩鬧的成分居多。
比如說小囡囡,就急得直跳腳:“干爹干爹,俺也要玩兒——”
田小胖直抓后腦勺:這個是男孩子的專利啊,閨女你就別跟著湊熱鬧了行不?
觀看直播的林夫人終于忍不住了:這樣不行啊,這個小胖子太不正經,好好的閨女,都讓他給帶歪了。不行不行,必須跟老公商量一下,把囡囡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