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兩個多小時,這才算是把園子收拾完。等回到當院,抬頭瞧瞧,在燈光和月光的映照下,瓜藤架上,還掛著不少呢,這個也得摘。
于是又收了半土籃子苦瓜和絲瓜,絲瓜還有不少都老了,這個也別扔,絲瓜瓤子留著刷碗啥的,去污能力超強。
另外就是那些大葫蘆了,把成熟的都摘下來,好家伙,最大的那幾個,小囡囡和小光光將將能抱過來。真擔心敲開之后,里面會不會藏個小娃娃。
這個也又用,單個的可以從中間鋸開,當成葫蘆瓢用;亞腰葫蘆樣式的,田小胖決定留著泡酒。把上面的葫蘆嘴拉下去一塊,把葫蘆里灌滿酒,上邊用塞子蓋嚴,泡上一個月后,酒液青綠,酒味透著一股清香,一點不比竹葉青差。
最后還剩下幾棵西瓜秧,一直爬上房頂,都耷拉到后坡了,上邊都是碗口大小的西瓜蛋子。因為是觀賞用的,所以也沒掐尖打腕子,隨便長。
再說了,真要是吊個幾十斤的大西瓜,也禁不住啊。
瞧著薅了怪可惜的,干脆,也連根帶秧子一起挪到大棚吧,伺候伺候,沒準還能吃呢。要是守著火爐吃西瓜,那才叫美呢。
第二天就到了中秋節,地里的莊稼基本都搶收回來,打場啥的也不差這一天,剩下的白菜蘿卜胡蘿卜啥的,還能再長幾天,也不用著急往回收拾。大伙也都累了好些天,休息休息,好好過節。
今天給游客安排的節目是到草甸子捕魚,中秋節,正是魚類最肥美的時候,因為它們也要為越冬積累足夠的能量。
除了游客,那些來黑瞎子屯的小患者,自然也都被田小胖給叫著,這樣一來,足有三四百人,浩浩蕩蕩,殺向了月亮湖,好不壯觀。就連那位被村里中老年婦女尊為老神仙的飄然老道,也被簇擁而去。
“哇,真有癩蛤蟆!”小胖墩童麟閣一聲大吼,又開始了他的表演。
草甸子這邊的蛙類還是挺多的,自從月亮湖蓄水之后,田小胖沒少往水里撒,另外還有一些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種類和數量也都很豐富。
整個夏天,草甸子這邊一到晚上,蛙鳴十里,那叫一個熱鬧。不過到了這月份,蛙類也都開始紛紛下水,準備冬眠。
田小胖過去瞅了一眼,然后伸手過去,把那只要蹦跶的蛙類翻了個個,肚皮朝上,肚皮上,長著斑斑駁駁的紅點,都連成一片一片的了。
“這個是紅肚囊的,俺們這邊都叫哈士蟆。”田小胖給大伙普及了一下。
“是不是林蛙啊?”有的游客大叫起來,因為這幾年林蛙被炒得火熱,價格也一路攀升。
田小胖抓抓后腦勺:“都是一類,大致差不多,不過生活的環境稍微有點區別。哈士蟆主要是在沼澤地帶生活,草甸子上居多;林蛙是在林間生活,多在林溪邊緣活動。”
“小胖叔叔,哈士蟆能吃嗎?”童麟閣最惦記著就是吃了。
“不僅能吃,而且還好吃呢,清蒸哈士蟆,醬燉哈士蟆,尤其是母的,里面一下子黑籽,還有白嫩的蛙油,解饞又有營養——”田小胖都把小胖墩的哈喇子給說出來了。忍不住伸手要抓,結果卻被田小胖給攔住了。
這只哈士蟆明顯是當年生的,個頭不大,要吃的話,就得等到來年了。結果弄得小胖墩好生失望,心里暗暗下定決心:明年一定要來呀!
一路走去,碰到的哈士蟆竟然不少,但是個頭大的不多,所以也就沒抓;當然,個頭大的也碰到一些,不過卻是另外一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