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面的例子可太多了,前些年,因為訊息和科技的落后,沒少在這方面吃虧。田小胖也不想坑誰,只要公平交易就好。
休息一會兒,下午繼續干活,主要是收蘿卜和胡蘿卜啥的,還有芥菜,這個也是好東西,下邊的芥菜疙瘩腌咸菜,上面的芥菜纓子也可以用鹽腌制,冬天燉凍豆腐的時候放點,別有一番滋味。
不過在腌制芥菜纓子的時候,也有個小竅門,必須用鹽把芥菜纓子搓得湛清碧綠的,這樣腌完之后依舊能保持這股綠勁。直接腌制的話,就會發黃。
今年的蘿卜也長得格外好,基本上都將近二尺長,地面上都露出多半尺,俗稱“絆倒驢”。意思就是,毛驢進到這樣的蘿卜地里,不小心都能被絆倒,你就說這蘿卜多長吧。。
不僅長,而且脆,要是拔蘿卜的時候使勁擰,咔嚓一下,蘿卜就會斷成兩截,露出的茬口水靈靈的。
蘿卜越大,產量當然越高,看樣子,搞不好還得多挖點菜窖才行。
因為還在十一放假期間,所以田小胖就把童子軍也都召集過來,進行勞動改造——勞動治療。
無奈蘿卜太粗太長,十歲以下的那些小孩子,還真拔不動,一個個憋得臉紅脖子粗的。
“拔不動就對了,今天主要是訓練你們的合作精神。”田小胖反正是總有的說。
娃子們還真聽話,開始紛紛組隊,合伙拔蘿卜。就拿他家的幾個小娃娃來說吧:小丫在最前面,使勁抱住大蘿卜,后邊是小囡囡,摟著小丫的腰,再后邊是小光光,摟著小囡囡的腰。嘿咻嘿咻,使勁拔。
上頭還有小喜鵲在那加油:“拔呀拔呀拔蘿卜!”
田小胖瞧著直樂:“俺咋覺得,像童話故事里面的拔蘿卜呢,果然,童話也是來源于生活滴——還差點拔不出來,故事里咋說的了,還差一只小耗子。小白,你上!”
小猴子真聽話,也綴在最后面,大伙一二一,一起使勁,呼的一下,真把大蘿卜給拔下來。用力過猛的結果就是,小白被壓在最下邊,嘴里噢噢噢的一個勁叫喚。
田小胖不僅不上去幫忙拽人,還很沒正經地在旁邊看哈哈笑,然后幾個小娃娃自個爬起來,又互相拍打著身上的灰土,然后興致勃勃地奔向下一個大蘿卜。
小白也學尖了,這次跑到最前面,結果小胳膊根本就抱不住蘿卜,被后面的三個小娃子一使勁,把小猴子給甩到半空直蹬腿。
反正也不指望小娃子干多少活,就是重在參與,體驗一下勞動的樂趣和辛苦。這種情況反應到那些小患者身上,效果尤為明顯,最后一個個都累得汗抹流水的,相互攙扶著去地頭休息。
田小胖則宣布發放勞動獎勵:一人一片水靈靈的大蘿卜,咔哧咔哧嚼得都挺來勁。
那些醫護人員也都暗暗點頭:在勞動中,這些孩子們學會了交流與合作,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輔助治療手段。就是一個個弄得灰頭土臉,回去全得沖澡啊——
“這蘿卜好吃,嘎嘎脆,都快趕上水果了。”梁小虎也在勞動改造的行列之中,好在這活也不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