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胖最喜歡吃包有余烤出來的鯽瓜子,外皮金黃,魚肉雪白,真正是外焦里嫩,絕對是下酒的佳肴。
沒錯,漁船還運來不少酒水和飲料,游客們也都興致高漲,一手攥著啤酒瓶子,一邊擼串,在碧綠的草地上席地而坐,沐浴在春風和陽光之中,望著煙波浩渺的湖面,酒興自然而然就往上漲。
原本能喝二兩白酒的,現在都奔著半斤去了;啤酒更不用說了,基本都比平時翻倍。野餐喝酒,竟然一個比一個狂野。
難怪都喜歡野餐呢,這種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感覺,真的令人身心都無比放松。
包大明白是真能白話,抿一口小酒,撕一條魚肉,然后就滿嘴跑火車:“知道為啥人類都喜歡野餐涅,這個還要從原始時代說起滴——”
熟悉他風格的人都不由得大樂,包天笑湊上去:“明白爺爺,您這講古有點太遠,從遠古一直講到現在的話,俺們怕聽著聽著就喝多嘍——”
“別打岔,因為在原始時代涅,人們吃飯都是野餐,所以這種習慣已經寫進人類滴遺傳基因里,一吃野餐,自然就會感覺十分高興滴。”還真別說,包大明白不愧是明白人,連基因都懂,當個村會計,真是有點屈才了。
大伙打趣幾句,不過呢,也有認同的,比如說盧教授和袁教授兩位各自領域里面的大牛,就從更加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因為人類也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一步一步,不斷進化,這才走出叢林,繁衍生息,但是這種本能,確實是與生俱來的。
這下輪到大明白得意了:“跟你們說,俺就是被耽誤了,小學畢業就開始放牛涅;俺要是上大學(xiáo)滴話,現在最次也是教授這個級別滴——”
“教授不一定,估計能成為一只叫獸。”包大吵吵還不忘打擊一下競爭對手。
野餐的結果,最后就是一大半人都喝多了,本來計劃著下午去挖野菜的,結果都被拉回村里睡大覺了。
不過,人生難得一場醉,尤其是這種身心都放松的大醉,極大的緩解了人們心頭的緊張以及疾病帶來的巨大壓力,也算是徹底釋放了一次。
羨慕啊,田小胖也想醉一次,但是實力不允許啊,只有羨慕的份兒。等他回到村里,卻發現正有一伙人在村部等他呢。
為首的是個銀發老太太,一雙眼睛依舊神采奕奕。一介紹,才知道是鳥類行為研究專家,楚天歌楚教授,也就是發現中華秋沙鴨那天,網友提到的,網名“鳥的天堂”的老專家。
“歡迎歡迎啊!”田小胖當然是來者不拒,尤其是各路專家學者,多多益善。
楚老太太仔細打量一下田小胖,然后眼睛一瞪:“好你個小胖子,老實交代,你怎么把我的寶貝孫女給勾搭到手的?”
啥?田小胖都傻了:“您老認錯人了吧,俺是規矩人老實人,都有對象了,從來也不勾三搭四的。”
老太太忽然又變成笑瞇瞇的,變臉還真快:“我孫女天天看你的直播,天天念叨你家里那點破事,對我這個當奶奶的都疏遠了,小胖子,你說這事怎么辦?”
“您老說咋辦就咋辦?”田小胖被老太太給拿捏得服服帖帖。
“好好好,把你家的小猴子借我們用些日子就好。”老太太也不客氣,因為她通過直播來觀察,好像那只小白猿對其它動物很有親和力,這樣的話,便于她的課題小組近距離研究中華秋沙鴨。要知道,這種鳥類,警惕性還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