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索羅棍要“響”。因為在尋找人參的過程中,有個環節叫做“叫棍”,好的索羅棍,聲音可以傳出去一里多地,可以提前驚走山里的野獸。
包大明白這根索羅棍,是用黃玻璃(黃菠蘿樹)木制成,磨得溜光锃亮,瑩瑩如玉。瞧得張大胖眼熱不已:這個都能當古董啦!
其它的工具,還有快當刀、快當斧之類,都傳了好幾輩子,說是古董也不為過。
在村子東頭集合完畢,包大明白清清嗓子:“下面開始查人涅,進山采參,從前叫拉幫,是有講究滴,單數進山雙數回,抱著人參娃娃歸——”
大伙也都聽明白了,意思就是說,采到的人參,也算是一個人。于是嘻嘻哈哈地報數,結果到了最后,竟然是雙數。
這個不成啊,留下一個吧。可是,大伙都想參與啊,誰也不愿意退出。游客是上帝,總不能把人家攆回去吧。
包大明白眨巴眨巴小眼睛,然后用手一指人群中的小白:“沒事,小猴子是不算人滴,正好是單數!”
啥,偶咋就不當人涅,來來來,咱們好好說道說道!小猴子齜牙咧嘴的,要撓包大明白,最后被小囡囡給拉住,惹得大伙一陣哄笑。
包大明白則繼續:“按照老輩子留下的傳統,進山之前,必須是要拜祭老把頭滴。老把頭是誰涅,大伙聽俺慢慢道來,那還是在清朝時候滴——”
停停停,等你講完,天都黑了!游客們紛紛起哄,小猴子的噢噢聲尤為響亮。
沒法子,包大明白也只好長話短說:“家住萊陽本姓孫,漂洋過海來挖參。三天就吃個蝲蝲蛄,你說傷心不傷心?這位涅,人參沒挖著,死了之后就是山神老把頭,化身棒槌鳥,專門指引挖參人挖到棒槌,棒槌你們都知道吧?”
知道,游客們齊聲回答,棒槌,當地人對人參的俗稱嘛,誰不知道。
包大明白嘿嘿一樂:“你們這些第一次進山挖參滴,說起來都是棒槌——”
我去,您老不帶這么損人的。大伙也不在意,都哈哈直笑。就連直播間里,也是一片喜氣洋洋,畢竟,直播挖野山參這種事情,還真不常見。
“下面涅,就請大棒槌田小胖,給大伙跳一個祭拜老把頭的舞蹈,也保佑咱們這趟進山,能順順溜溜滴,大伙都呱唧呱唧!”
觀眾們掌聲寥寥,這都盼著早點進山呢,誰有心思看你跳舞跳六的。倒是直播間里的老觀眾,都比較期待,趕緊呼朋引伴:快來快來,田小胖又要跳大神啦——
田小胖可不管游客樂意不樂意的,他必須收割一撥,現在他都窮瘋啦。
有大晃和白菁菁伴奏,唐圓圓也跟著湊熱鬧,手里拿著一個陶塤,算是濫竽充數那伙的。
田小胖攜手徒弟傅天山出場,他今天也格外拾掇了一番,頭上插滿鳥毛,臉上帶著猙獰的山神面具,舞動起來,大開大合,頗有氣勢。
觀眾也漸漸帶感,仿佛真的進入深山老林,辛苦跋涉,翻了一山又一山,過了一嶺又一嶺,尋覓那傳說中的大棒槌——
樂聲越來越激越,舞蹈也越來越雄健,**處,人參娃娃出場。只見小光光就穿著個紅色的小兜兜,光著小屁股,頭上梳著朝天髻,頂著一串紅色的小珠子,就當是人參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