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好不容易才把老抱子安撫下來,重新回窩,一家人這才開開心心吃午飯。
田小胖他老娘,還撿了幾個蛋殼留起來,這玩意焙干之后碾碎,據說以前可以用來治療胃病啥的,也不知道有沒有道理,反正田小胖這個半吊子中醫,是搞不懂的,估計是還沒有到信手拈來,萬物皆可入藥的境界。
一宿的工夫,幾只老抱子孵化的大雁蛋就都出殼了,孵化率還不錯,超過百分之九十五。幾個沒孵出來的石蛋,還有閃死的毛蛋,直接扔灶坑里燒上了,幾個老人家都吃得津津有味,說這玩意吃了壯力。
小孩子們也饞,想要嘗嘗。不過按照田小胖他老娘黃秀英的說法:這種沒見天兒的東西,小孩子是不許吃的。于是,只能作罷。
剛孵出來的幼鳥,還比較怕涼,所以就在窩里繼續呆兩天。小猴子心急,早早就要給幼鳥喂食,還剁了點曲麻菜,用棒子面和了,挺像樣的。
不過呢,幼鳥剛孵化出來,一般都是一天之后再進食,因為它們體內尚有蛋黃提供的營養。所以,田小胖就把小猴子準備的食物給扔一邊:“要吃你自己吃去!”
小猴子還真聽話,在小丫的幫助下,往里面撒了點鹽,攥成團子,放鍋里蒸上了。反正都是干凈的東西,也不臟。
蒸出來的小菜團子,黃澄澄的,表面夾雜著綠菜葉,瞧著挺有食欲的,田小胖還拿一個嘗嘗鮮:味道竟然還不錯。尤其是阿馬尼這貨,自個就造了好幾個。
噢噢噢——小猴子比比劃劃的,意思是老爹你不許吃,這個是喂雞的!
田小胖嘿嘿一笑:“現在人都不知道吃啥好了,以前的豬食菜,鴨食菜啥的,現在都變成了人食菜——不錯不錯,再來一個。”
直到第三天,雛雁這才第一次下地。這場面好不壯觀:七八只老抱子,各自率領著自己的部隊,浩浩蕩蕩,在當院來回溜達。
老母雞領著一幫跟小鵝雛似的小毛團,咋瞧著都充滿喜感,有一種錯亂的感覺。游客們都圍著看稀奇,不時還拍幾張照片啥的。
其中一名游客最逗,還在照片上配了文字:
俺是一只大公雞,俺傷透心了,自從俺媳婦兒出軌之后,就變成了這樣。
老抱子可不管你們這些愚蠢的人類的眼光:俺親自孵出來的,就是俺的娃兒!
這也是禽類的特點,比如說布谷鳥吧,是個懶家伙,喜歡把自己的蛋,偷摸下到別的鳥類窩里。像什么大山雀大葦鶯這些小鳥,都是受害者。
布谷鳥的體型比鴿子還稍微大點呢,鳥蛋也明顯大出一圈,不過,那些小鳥兒依舊會正常孵化。
等布谷鳥的雛鳥孵化出來,個頭也大啊,甚至比孵化它們的大葦鶯都大出很多,一瞧就不是親生的。
可是,大葦鶯卻依舊會把布谷鳥的幼鳥撫育成年。這種情況,跟老抱子基本類似。
所以,對于雁崽,照顧得跟親娘一樣,要是有個阿貓阿狗兒啥的靠近,立刻扎著翅膀往前沖,無所畏懼。搞得大狼二狼一家,見了它們都繞著走,免得無端遭受攻擊。
等到了晚上,老抱子嘴里呴噠幾聲,自家的那些雁崽就全都邁著小巴掌跑回身下,各找各媽,沒一個跑錯隊伍的。
不過呢,雁崽畢竟不是雞崽,這不是,當它們的世界逐漸擴大,從當院擴展到大道上之后,就出現點狀況。
大道兩旁都是順水溝,這月份,雨水又挺勤的,陽溝里面都是水。雁崽子看到水,在天性的驅使下,噼里噗通,跟下餃子似的,全都跳進了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