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兒,加油啊,你拉最后了,連老娘們都不如!”包大吵吵吆喝一聲,大伙這才注意,都站起身來,稍稍直直腰,笑嘻嘻地回頭張望。
田小胖直起腰,拽下腰里別著的毛巾,狠狠在臉上抹了兩把。割麥子這活兒,他是真沒干過,一身力氣,沒處使啊。
像鏟地啦,割莊稼啦這些農活,一般都有個“打頭的”,通常都是壯勞力,莊稼活也樣樣拿手,干活最麻利,這樣在前邊領著,能帶著其他人,更好更快地完成勞動任務。
薩日根就是打頭的,他知道田小胖沒干過正兒八經的農活,于是就吆喝一聲:“小胖啊,回頭俺接應你,別著急,慢慢來!”
不過,割麥子隊伍中的那些老娘們,可不懂得客氣,正好趁著休息,嘴里叭叭叭的,開起玩笑:“小胖啊,就你這表現,割麥子被婦女拉到后邊,這要是放到以前,回家媳婦都不讓你上炕,一腳踹下去——”
“俺還沒媳婦呢。”田小胖嘴里嘟囔一聲,跑到地頭,從暖水瓶里倒出來一大缸子井拔涼水,咕嘟咕嘟灌進肚子里,這才痛快了不少。
沒錯,暖水瓶里,也可以裝涼水,而且也保溫,啥時候喝都拔涼拔涼的。
這些老娘們惹不起,你要是搭話,肯定越說越來勁,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還真躲不起。趁著休息的工夫,大伙都到地頭喝水。田小胖很快就被一群婦女給團團圍住,這里邊有四十多歲的嬸子,也有二十多歲的小媳婦兒,七嘴八舌的,拿小胖子開涮。
“小胖啊,咱們賽賽唄,你要是能超過我,晚上就去我家,姐給你留門。”說這話的是包紅艷,以前在外邊打工,過年回來之后,也就不走了。
這丫頭性子潑辣,喜歡開玩笑。跟丈夫打工,打著打著,丈夫就跟人家跑了。這種情況,十分常見。
剩下的人,立刻跟著起哄,把田小胖弄個大紅臉:這些敗家老娘們,啥虎話都敢往外掏啊!
很快,老爺們陣營也加入進來,他們不僅不幫著田小胖出頭,還一起使勁,把小胖子往火坑里推。理由很強大:不能給爺們丟臉!
不由分說的,賭約就定了下來。田小胖還弱弱地問了一聲:“那俺要是輸了咋整啊?”
“好辦,姐晚上去你家睡。”包紅艷還朝小胖子拋了個媚眼,嚇得小胖子拎著鐮刀就跑,一溜煙跑沒影了。
農村干活就這樣,大伙開開玩笑,緩解一下疲勞,誰也不會當真。
補充點水分之后,大伙繼續干活。等到上午八點多鐘,包二奶奶便領著一幫小娃子,趕著鹿車,來給勞力們送給養:一樣是涼水,一樣是冰鎮之后的大西瓜。
游客們也都來湊熱鬧,說是要體驗一下干農活是啥感覺。村里的導游們先給大伙示范了一下,尤其是手里的鐮刀,千萬要小心,別割到別人,更不能割到自個——第一次用鐮刀的,有不少人都用力過猛,鐮刀摟到自個的小腿上。
一上手之后,游客們才知道其中的辛苦:小麥芒子透過線手套,扎得手背全是一個個的紅點;汗珠子噼里啪啦的往下掉,他們也終于體會到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的感覺。
上百名游客,沒有堅持到半個小時的,便全都敗下陣來。也不錯,受了一次勞動教育。
倒是小娃子們都興致勃勃的,拎著小筐,把那些倒伏的麥穗撿起來,顆粒歸倉嘛。
“小心,別扎到腳!”導游們還不時提醒兩句,剛割完的麥茬子,都帶著斜茬,很是鋒利,不小心扎一下的話,肯定就是一個小血窟窿。
娃子們干活沒長性,很快,注意力就被麥田里的蟈蟈螞蚱蛐蛐之類的給吸引過去,尤其是蜻蜓最多,一群一群的,跟小飛機似的。于是,勞動變成了玩耍。
“明白爺爺,俺干爹呢?”小囡囡找了一圈,也沒看到田小胖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