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正要把玻璃罐子搬到庫房里,然后就看到小猴子抱著一塊磚頭,一陣風般的跑過來,嘴里吱吱吱叫了幾聲,然后舉起磚頭,啪的一下,砸在玻璃罐子上。
嘩啦一聲響,玻璃罐子碎了,里面的果子,也淌了一地。
“你這啥猴脾氣啊,說砸就砸!”梁耀國也呆了,莫非是嫌棄股份給的少,又反悔了?
砸的好,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兩位釀酒師在旁邊看熱鬧,差點為小猴子鼓掌:猴子嘛,朝三暮四,反復無常,是萬萬不能信任滴——
“你個猴崽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田小胖這回可真怒了:知道啥叫卸磨殺驢不,今天,就叫你知道知道!
噢噢噢,小猴子嘴里還叫個不停,田小胖的巴掌馬上就要落到它的頭上了,又猛然停住:“小白,你說這罐子不行,不能用玻璃的,必須把果子放樹洞里發酵?”
小猴子點了兩下小腦瓜:不然呢,你以為偶閑得沒事,學人家砸缸啊?
田小胖收回巴掌,眨巴眼睛琢磨琢磨,好像明白了:去年小猴子在林子里釀猴兒酒,就是在樹洞里面啊!
想想也有道理,比如說像樺樹洞或者橡樹洞之類,本身也分泌樹汁,再混合著果汁之后發酵,跟玻璃罐子當然不一樣,難怪小猴子要把罐子砸了呢。
容器問題,也是釀造猴兒酒的關鍵啊。
把這情況跟梁耀國一說,梁耀國帶來的兩位釀酒師也皺皺眉,他們感覺,這個小猴子好像有點道行啊。
要知道,釀制葡萄酒,尤其是國外,都講究用木桶。看來這個小猴子也不完全是蒙事的,難道,真能搞出來什么猴兒酒?
不會,絕對不會!他們很快又堅定了信心:小小毛猴,怎么能跟他們這種從事行業幾十年的老師傅相提并論,當徒孫都不要。
雖然罐子被砸了,但是配比已經掌握,可以隨時進行調配。就是這樹洞比較難找,林子里也沒那么多合適的樹洞啊?
“用木桶行不行啊?”田小胖跟小白比劃一陣,小猴子不大情愿地點點小腦瓜,大概意思是湊合用吧。
那就好,村里有木匠,就是做爬犁的包大眼兒,雖然號稱是大眼木匠,但是人家有兩手絕活,一個是做爬犁,一個是箍木桶,正好都能派上用場。
箍木桶絕對是個技術活,以前專門有個行當叫箍桶匠,能被稱為“匠”的,都是手藝人。比如說木匠鐵匠殺豬匠玻璃匠等等。
于是又去包大眼家,正幫著包有余做劃船的木漿呢。田小胖說明來意,包大眼也犯了難:現在誰好用木桶啊,都用鐵桶或者塑料桶了,俺都十多年不做木桶了!
田小胖眼尖,踅摸一下,很快就發現柵子上邊,倒扣著一個大木桶,于是跑過去用手敲了敲:“先把這個拿去用著吧,現在主要是實驗階段,有幾個桶就夠了,剩下的你再慢慢做。”
“這個桶不成啊!”包大眼面露難色。
隨行而來的包大明白也急了:“用你個木桶還唧唧歪歪滴,你咋也跟小白學涅?”
包大眼眨眨眼:“這個是俺家的馬桶——大明白你要是不嫌棄,釀出來的酒都歸你,那酒肯定夠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