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針確定下來,問題又回到原點:木桶。
這個問題,田小胖繼續攬在自己身上。他連夜出村,第二天一大早,就領了幾輛大卡車回來,車上滿滿當當,裝的全是大木桶。
就是這木桶的形狀有點怪,不是用木板一片片箍成的,而是囫圇個的一截大樹樁,然后,中間被掏空,形成一個大樹洞。
唯一的缺點就是下邊有底兒,但是上邊沒蓋兒。這個也不要緊,叫包大眼加工一些蓋子就好。雖然是大眼兒木匠,但是這點簡單的伙計,還是能夠勝任的。
別人瞧著這木桶是又丑又笨,但是在小猴子眼里,這簡直是釀造猴兒酒的最佳器具:這玩意就跟樹洞一樣啊!
心情大好的小猴子,又受到啟發,往猴兒酒的原料里面,又添加了一樣,這回,算是徹底大功告成了。
“小白啊,你還有完沒完啦?”田小胖摸著小白的毛頭,心里也有點沒底了。因為這次添加的不是野果子,而是五味子。
噢噢噢!小猴子使勁點頭,咱們的小白哥,啥時候都這么自信。
熬了一宿,田小胖也累壞了,叫包大明白別忘了交付車費之后,就回家補覺去了。這些怪木桶,當然是他鼓搗出來的。
從寶珠里面兌換一些樺木啥的,簡直再便宜不過;至于掏洞之類,還有比黑甲蟲更合適的嗎?
酒廠終于正式開工,工序也不怎么復雜,而且,還多是機械,需要的工人并不太多。一年到頭,估計也生產不了幾個月,當然要開足馬力,全力以赴生產了。
不知不覺,十幾天就過去了,而真正的檢驗,也終于到來:果酒經過十天左右的時間,已經完成第一次發酵,是好是壞,也基本定型。
所以,在張師傅和李師傅的強烈要求下,準備進行一次品鑒。他們,想要徹底把猴兒酒的神話打回原形,然后,順勢把他們支持的幾個品種推出來,成為酒廠的主打產品。
雖然能猜到兩位老師傅的小心思,但是梁耀國還是同意了。這些日子,他也十分煎熬,一顆心始終懸著呢。
真要是小猴子弄出來的猴兒酒不行,也好趕緊叫停,起碼也能減少一點損失不是。
這些日子,村民都在采山果,所以對于能釀出啥東西來,都比較好奇,一時間,酒廠里圍了不少人,都準備先嘗嘗。
就連不少小娃子,都跑來湊熱鬧,田小胖還一個勁攆呢:“暫時沒有飲料,都是果酒,沒你們小孩子啥事,都一邊玩去!”
可是小娃子們也有理啊,小囡囡就理直氣壯地說:“干爹,俺們都是來支持小白哥的!”
支持的好,小猴子要是真能出點果醋出來,你們這些小娃子還真能喝呢——兩位老師傅心中暗笑,然后叫工人們把前些日子釀制的樣品都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