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完午覺的田小胖,神清氣爽,從炕上爬起來之后,發現屋里不少人正忙活呢。包大眼正在那指揮呢,把原來的家具都挪出去,換了一個梳妝臺,還有兩個小柜兒,還有裝衣服的大立柜,都是新打的家具,還散發著木頭的清香。
手藝雖然說不上多高明,還算過得去,起碼是純手工制作,而是全都是實木的,結實耐用,用一輩子都壞不了的那種。
“大眼兒,你這速度也太快了吧?”田小胖記得自己也沒叫包大眼幫著打家具啊。
包大眼耳朵上還夾著一根扁扁的木工鉛筆:“這不是包喜子家的老兒子,準備元旦結婚嗎,叫俺給打一套家具。他那個日子還早著呢,先給你用著。”
“大眼兒啊,梳妝臺的腿兒不平啊,總搖晃。”有人吆喝起來。
包大眼蹲在地上,單眼吊線測了測:“那是地不平,把那個腿兒用木頭塊兒墊一下。”
是地不平嗎,還是你的手藝不行啊?田小胖也沒好意思揭老底。然后就被包日娜從炕上給攆下去了,后者指揮幾位嬸子,把原來的炕席卷起來,又把一張新炕席鋪到炕上。
“這是葦子編的席子啊,手藝不錯。”田小胖瞧著炕席中間,還有一個大大的喜字,也不由得眉開眼笑。
“一邊去,別在這礙手礙腳的。”包日娜嘴里吆喝一聲,然后又領著人開始擦玻璃。
田小胖抓抓后腦勺:“那你們先忙,柜蓋上有煙,外屋地盆子里有水果,你們隨便點。”
說完就溜溜達達出了屋,留下一屋子人直發愣:這到底誰要結婚啊?
到了當街,看到好幾輛車往回拉土豆子,都拉到場院,先挑選一番,把有傷的和太小的都篩出去,剩下的就準備下窖。
土豆這東西,最怕太陽曬,用不了兩天,外皮就發青,就算用絲袋子裝著也不好使,所以,最好的保存方式,就是下大窖里,低溫儲藏,放一冬天都啥事沒有,吃到來年開春,還跟新鮮的一樣。
至于甩下來那些稍差一些的,則直接送粉坊,磨成粉面子,做成粉條子,晾干之后,就比較容易保存了。
黑瞎子屯原來有粉坊,只是規模比較小,后來就停了。吃的粉條子和粉面子,都是外邊買回來的,或者呢,是用土豆子換回來的。
今年種的土豆子比較多,而且,粉條粉面子的需求量也大增,所以,又把粉坊重新張羅起來。
“起土豆子了,這個活兒需要人手,得把小娃子們都叫上。”田小胖嘴里念叨著,就把明天的工作任務安排下來了。
第二天,學校也開始放農忙假。每年秋天,農活最忙的時候,就該放農忙假了。孩子回家多少也能幫著干點活。而且村里小學的老師呢,原來也多數都是民辦教師,家里也都有地啊,也都忙著收拾秋,所以,農忙假一般都比較長,基本上都能跟十一接上,都是十天半月的。這個習俗,慢慢也就延續下來。
農村學校,也有農村學校的特色,比如到了冬天,就開始吃兩頓飯,連著上六節課就放學了,這樣呢,學生老師和家長都不用起早貪黑的。
主要是因為冬天的時候天短,早上七點才亮天,下午四點就黑天了。
吃完早飯,一輛輛大鹿車就拉著娃子們,去村子東南方向的土豆地。成立合作社之后,種地都是成片的了,方便管理。以前包產到戶,各家的土地都是你一條他一條的,你種苞米他種黃豆,都比較窄。現在好了,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全是一樣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