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說法。
說認真的人最帥。
其實這話放在每種生物上都差不多,無關乎顏值,帥的是認真這個態度本身。
為了某件事情投入全部精力是很神奇的,當開始做的時候,除了手頭之外的事情,除了自己以外的空間都成為背景。
這也是為什么鄭德銘和方統包括沒有發表什么言論的沈雯琳,他們都一致認為應該讓李韶早點進入狀態。
陸楠從成為一個藝人到現在,反復的體驗到“儀式感”這三個字,它很簡單,比如說買票進電影院看電影就是一件特別有儀式感的事情,它需要一個平日里可能工作繁忙的人專門為此抽出最少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而現在陸楠,還有其他同伴們做的事情也很有儀式感。
他們在準備表演需要的樂器和一系列輔助裝備。
伸縮的架子,用來擺放鍵盤,電子鼓之類的大件樂器以及樂譜,折疊的小凳子,話筒架,自備電源的音箱。
排練的兩天時間連怎么快速的準備好這些東西,將它們擺放好,甚至每個人坐在什么位置大家都不止演練了一遍。
可能只用了五分鐘或者更短的時間,所有的一切就已經準備好了。
航拍的小飛機急速旋轉著四個螺旋槳上了天,發出音量不小的嗡嗡聲,手拿穩定器和攝像機的攝像已經開始偷摸抓拍一些看過來的路人以及他們疑惑的表情。
將麥克風的線解開,順出頭來,然后把微信麥別再衣領上,鄭德銘詢問也在做著差不多的事情的李韶:“怎么樣,緊張感好點沒?”
鴨子趕不趕反正都已經上架,李韶干脆沿用了有些令鄭德銘上頭的稱呼:“本來都快忘了,鄭叔叔一說,又來了。”
鄭老哥發出一陣哈哈哈的笑聲,笑聲透過麥克風傳到音箱里又吸引來不少目光。
每個人都有兩個麥克風,一個小的別在衣服上是節目組用來收音的,方便后期制作分出音軌,錄音質量也高一些,還有一個大的才是連在現場音箱上,用來給路人而不是電視里的觀眾聽。
已經有路人為了樂隊接下來的動作駐足等待,不過更多的還是好奇的觀望兩眼,然后繼續他們自己的觀光計劃。
樂隊此時正好向陽,陸楠的眼睛被陽光刺激的微微瞇起,為了觀察周圍路人的狀態,陸楠一手在額頭上搭涼棚一邊問:“怎么辦?觀眾好像聚不起來啊,我聽說過去賣藝的都要有個吸引人的小把戲,咱們怎么做?”
“怎么做?”鄭德銘抬起頭,用下巴戳了兩下剛剛路過的方向:“不是有同行現場教學過了嗎?正好咱們也有打鼓打的好的,李韶,來一個。”
“啊?”
李韶本來還挺感謝鄭德銘的,現在又開始懷疑了,鄭叔叔你真不是記仇報復嗎?
陸楠覺得鄭老哥心是真的大,之前還可以說是為了讓李韶克服緊張情緒,現在再這么來,讓節目組的搞事洪導和受洪導支配指示的剪輯稍一加工,某某看點和某某頭條的新聞標題就有了。
鄭德銘竟對李韶說出這種事,令少女不知所措,真相竟然是這樣...
大概類似的。
說起來李韶的粉絲也有不少失了智的,撕起來怕是能后來居上,達者為師,教育教育鄭老哥什么叫做飯圈。
“鄭叔叔,要不還是我來吧。”陸楠撥弄兩下吉他弦:“我一個老爺們臉皮厚,哪能讓女孩子把重活都干了。”
說罷,陸楠當即來了一小段solo。
學吉他嗎,等到把穩穩的爬音階按品,和弦轉換,撥弦掃弦這些基本功都練好了。尤其是陸楠這樣的小男孩,內心那點隱隱冒頭的小騷動驅使下,都會想要學些可以用來裝嗶的花里胡哨小段子,這基本是學習吉他的必經過程。
這些彈奏風格偏向快,騷,跳的小段子放在內行眼里或許挺簡單,但用來讓外行看個熱鬧那是實打實的管用。
街頭表演吸引觀眾,不需要鋪平墊穩,沒有什么方式比開門見山更好。
陸楠兩段簡單的練手小段過去,圍觀人群的厚度果然疊了起來。
看效果差不多了,陸楠看向鄭德銘:“我不會英文,誰來給咱們樂隊做個自我介紹?”
“別看我,我也不會。”鄭老哥勸人上前的時候挺活躍的,到了接住陸楠這一段的檔口他卻不中用了。
沈雯琳作為經常需要出國交流的歌唱表演藝術家,英文和母語已經差不多:“小陸干的不錯,介紹我來,等會誰唱第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