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不勒斯回來,機場的照片終于出現在網上。
所幸似乎拍照的既不是陸楠的粉絲,也不是某家的狗仔或者記者。
他那天正好去停車庫取車離開機場,坐在駕駛室透過汽車玻璃拍到了陸楠和何向東。
他的照片沒有一點兒新聞敏銳度,全部卡的大全景,當時的環境,陸楠身邊出現的人之類的全部一目了然。
而且在他的視角里何向東的前妻并沒有入畫,拍攝到的照片只有陸楠和何向東。
誠然,陸楠沒有已經去了的那位注意自己的形象,喜歡穿些舒服的衣物,導致照片里一身蓬松羽絨服的樣子不那么符合偶像的人設。但最少何向東不用將自己頭頂一片綠的事情公之于眾,可以稱得上一件幸事了。
再次出發的第一期節目反響很好。
本來官宣陸楠參與節目,網友反應是一片唱衰之聲。
他們都認為陸楠其人,流量偶像而已,在這種專業音樂節目中除了當個攪屎棍完全起不到正面作用。
然而當第一期節目放完,這種聲音微弱了很多。
陸楠的公司,誠心娛樂也暗中下場,在網上造勢,打算趁著節目火爆的東風扭轉陸楠的群眾印象,讓大眾對陸楠的印象往能唱歌的帥氣偶像上發展。
至于為什么是會唱歌的偶像,陸楠究竟是什么,這和公司的決策有關。
身為沒有后臺,素人參加選秀出道,選秀節目過程中還表現欠佳落在誠心娛樂這種小公司手里的偶像流量,陸楠和公司的合約極度不平等,屬于idol合約中最次的那一等。
之前就說了,和公司的利益分配是九比一。
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
其他的限制還包括未經公司允許禁止在任何公開的媒體平臺上發表任何言論,所有認證社交賬號均由公司控制,未經公司允許禁止戀愛,甚至連出行都受到嚴格限制,等等類似的條約又多又繁瑣。
陸楠未必每一條都要事無巨細的遵守,但是一旦出了問題損害到公司利益,這些條約就是將道理占全,讓陸楠絕對無法從法律層面戰勝公司的保險。
連這么細的事情公司都要管,更別說陸楠的發展方向這種大事了。
如果說歌手,演員這些藝人類型是作品的創作者,他們飾演的角色,唱的歌曲,代表作之類是他們創造的商品,那么偶像明星本身就是一件商品。
將自身化作一件商品,這就是為什么偶像似乎不需要作品也能紅,唱不行跳不行拿不出手東西,賣賣臉也能開張。
商品有保質期,有不再受群眾喜愛的時候,然而制造商品的人只要與之俱進,提升自己的手藝,就永遠能做出跟得上市場的商品。
公司接下來的動作,是將陸楠打造成會唱歌的偶像,其定位依然是偶像。也就是說還是一件商品,了不起算增加了些溢價。
“公司還不打算把我往長期發展定位嗎?”陸楠坐在小會議室的椅子上,手里把玩著手機,對面則是從老家回來的何向東。
面對陸楠已經有些質問的說法,何向東也挺郁悶的。
以往陸楠從來不會關心這些問題,他只要能繼續裝酷耍帥吸引粉絲妹妹,在舞臺上盡情自戀,被身邊的人哄著捧著。
有這些,陸楠從來不會關心自己的定位......倒不如說陸楠已經習慣了而且離不開偶像的定位。
對于陸楠怎么往生命周期更長的藝人類型走,曾經只有何向東會考慮這些。
當有一天陸楠開始關心這些問題的時候,何向東反而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喜歡培養能夠細水長流,偶爾大賺一筆的藝人的...
何向東正想著怎么才能和陸楠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正巧,今天這場小會的正主來了。
公司的老板,不是那個傀儡工具人老板,而是真正的老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