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觀,非師門名字,龍泉觀有著不一樣的歷史,歷經千年,師門典籍遺失之后,祖師才把師門的名字隱沒,搬遷至龍泉觀,以龍泉觀為名,九首,要記住,我們的師門叫太一門,除非師門遺失的典籍能尋回來,否則,師門之名,不得改回。”
“九首,切記此事,為師大半生,都在尋回遺失的師門典籍,而這師門典籍,就是我給你的那本道書,那只是師門典籍中的兩篇道文而已,而師門典籍,卻有著九篇道文,只有九篇道文合一,才能稱之為太一。”
李道陵的話,把站在跟前的鐘文給驚得有些不知所措了,九篇道文?難怪自己一直研究不透呢,難怪總是讀不通,原來這里面還藏有這么多的事情,心中頓時好奇起來,這真要是九篇道文合在一起,那到底是一篇什么樣的道文,就連別人都來搶奪?看來這道書大有來頭啊。
“九首,為師這趟出遠門,已經查到了一絲線索,這才去追尋師門遺失的典籍,可惜,為師無能,敵不過對方,為師希望你以后要好生勤練功夫,替師門找回遺失的典籍,九首,記住,偷我師門典籍的惡徒,是太乙門。”
李道陵嘴里一直說著話,但心情卻是相當的復雜的,此次出山去尋師門典籍,卻是被對方人多勢眾的情況下,打成重傷,自己逃離后,對方還一路追襲而來,要不是遇見了陳豐,說不定就得交待在那兒了。
“九首,來,這是另外兩篇道文,師門也只余有四篇,其余的五篇,應該在那惡門太乙門手中,你現在已是識字了,以后要通讀,熟讀之后,燒毀,切記不可外傳,只能傳給下一代傳承的弟子。”
李道陵從懷中掏出一本藍色冊子,而這藍色冊子,就是師門最后余留下來的另外兩篇道文了。
“是,師傅,弟子九首謹尊師傅之命,為我太一門尋回師門之典籍,為我太一門正名。”
鐘文小心的接過李道陵遞過來的那本藍色冊子,心中激動,同樣也惋惜,缺少了另外五篇,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尋回來。
但,鐘文接收到李道陵的話后,才能算是正式成為了太一門的第十九代弟子,這是一個傳承,同樣,也是一個使命,從比,鐘文不再是鐘文,而是真正的九首了。
“九首,以后,要勤學苦練,熟讀道家典籍,我屋子的邊上的屋子里,有很多的道家典籍,這是鑰匙,以后,你可以隨意進入。”
李道陵再次從懷中,掏出一把鑰匙,遞給九首。
“謝師傅。”
鐘文心中大為感慨,他這些日子以來,除了四書五經,就是經文,看得鐘文頭大的要命,原來師傅還藏著不少的道家典籍,以前也不見拿出來,到現在才給自己,這算是一種認同嗎?
好吧,以后有書看那才是正事,看多了經文的鐘文,早就不想翻了,要是有些道家典籍,那是最好不過了,至少,以后也可以多學上一些東西。
在鐘文的心中,道家的典籍,可是有著別于任何一種學說的存在的,其中包羅萬象的。
有化學,物理,制造,自然,地理,文史,傳說,雜記,而最讓鐘文看中的,道家典籍中的功法和中醫了。
在鐘文的認知里面,華夏歷史上,所有的醫學大師,基本都是道家人物,就如中醫界的醫神,仙,圣,王,幾大中醫大師。
而在這個時代,以鐘文的思想,保命才是最大的想法,如果再加上醫術,想來以后也可以為自己急救之用,這事,對于鐘文來說,那是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