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雖有消毒的作用,但作用卻是沒有那么好。
畢竟,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有總比沒有的好。
人參湯要煮上一些時間,鐘文命人打了兩桶的鹽水,提著進了屋內。
“產婆,你用這些水來幫產婦擦拭,不要再用其他的水了。”
鐘文提著兩木桶的水進入屋中后,向著產婆吩咐了一聲之后,又鉆出屋外去了。
屋中的三個婦人相互望了望,不知道剛才的那位道長何意,但眼下只得聽從道長的吩咐。
時間過得很慢,鐘文也不知道屋內的產婦還能堅持多久。
當下,屋內早已是沒有了聲音,經過長達一天的時間生產,早已是把那產婦的精力消耗的一干二凈了,除了輕微的呼呼之聲,就再無其他的慘叫聲了。
“道長,還請救救慧娘,救救她肚中的孩子吧。”
屋內走出來那位老婦人,來到院中,向著鐘文喊了一句之后,直接跪了下來。
“可別如此,快快請起。”鐘文眼瞧著老婦人向他下跪,趕緊扶了起來。
“道長,請救救我的孫兒吧。”
老婦人被鐘文扶起后,抹著眼淚,請求道。
在此刻,鐘文才知曉,這位老婦人的身份。
原來,這位老婦人是這家中的長輩,也是那位漢子的母親,更是這產婦的婆婆。
要不然,也不會出了屋門就向著鐘文下跪起來。
產婆接不出她的孫兒,她只能把希望,轉向院外的道長了,希望這位道長能給她帶來一個好孫兒。
“老婦人無需如此的,貧道定當皆盡所能。”
鐘文心有不忍,他本就是農戶人家的子女,最是見不得這種苦楚,更何況還是一位老婦人向他下跪。
人生多有不順,生命出生時的難關,就是一道鬼門關,走不出來,就只有重新輪回。
走出來之后,又是世間的苦難,一道接一道的。
人若活滿了,那也就說明,你已是到了要結束的時候了,人生的苦難,你也嘗盡了。
而此時屋內產婦肚中的孩子,就連他人生的第一道關,都闖得如此的艱難,以后的人生,或許會更為艱難。
鐘文雖為道人,讀了不知道有多少書籍經文,書籍經文中所講的,多是行善之事。
善要行,不管是大善還是小善,都要行。
行了善,自然也就會成就福報功德。
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老子的這一句話,就知其本意,要多行善,功是善行,德是善心。
不管是這位老婦人也好,還是那正在痛苦中的產婦也罷,更或者是那肚子的孩子。
在鐘文此時的眼中,皆可成就他的善行善心,更有可能成就他的福報功德來,至于行與不行,鐘文只有盡力而為。
PS:感謝神裂火織大姐頭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