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這一路上,到是與著船上的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話。
就連船上其他的客人,也基本會來向著鐘文問上一句好,或者說上幾句話,誰讓鐘文是名道人呢。
道人,走到哪,都是吃香的。
酉時前,行船終于是達到了上洛縣城,停靠在上洛縣城南的碼頭邊上。
因鐘文身上只有金餅子,卻是沒有銅錢,船家到是免了鐘文的乘船費,使得鐘文稍顯有些不好意思。
雖說自己是個道人,可這白搭船,總覺得有些失了道人的身份。
可那又如何呢?用金餅子去換錢付船費嗎?
鐘文謝過船家之后,開始與著那何姓一家,結伴往著上洛縣城而去。
上洛縣,可以說是京城出了藍田關之后,第一要縣了。
西有熊耳山據守,南有丹水,北同樣也是大山。
從上洛開始,往著東而去,是一條長長的小丘陵地帶,一直到如今的丹鳳縣,基本可以說是小丘陵地帶了。當然,也可以稱之為峽谷式的小丘陵。
在古代之時,有東出武關之說,意為攻取中原之意。
而鐘文此行,本該是走武關的,可卻是從丹水到達的上洛,而這上洛,同樣也是重要之地。
隋煬帝就曾說過,于上洛以置關防,從此話之中,就能看出,上洛的重要之處了。
畢竟,上洛再往西不到百里,就是藍田關了。
只要攻占了藍田關,那整個京畿(ji)之地基本就是囊中之物了,畢竟,京畿之地可是平原小丘陵地區,而且,土地肥沃,最是能養人之地了。
“道長,我們住這里吧,這家客舍便宜還干凈。”
那何姓年輕人,向著正在四處觀望著鐘文喊了一句。
“何居士,抱歉,我今日不住這客舍了,我得去城北處的道觀里宿住。”
鐘文向著那何姓年輕人回應道。
他在上岸之時,就已是向那船家打聽了,上洛縣城北門不遠處,有一座道觀,鐘文這才想著,要去那道觀里掛個單什么的。
至于住客舍,算了吧,連船錢都付不起的人,哪里有可能住客舍。
“那,道長你先去,明日我再城西處等你,如果晨時不到,到時候我們就先行一步了。”
何姓年輕人想了想之后,明白鐘文的意思,隨既,點頭道。
“好的,何居士,告辭。”
鐘文回應后,邁步往著城北而去。
并不是鐘文沒有錢,他的包袱里可裝的可全是錢,只不過,道人必然要去道觀里崇奉一下道君的。
再者,道人不住道觀,專挑客舍,這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
真要是不方便了,或者趕時間了,那到也是沒啥問題。而鐘文可是不趕時間的。
雖說在船上之時,已與那何姓人說好明日同行前往長安,但只要約好了即可,至于是否能同行,誰又知道呢?
鐘文行了小半個時辰,這才來到上洛縣城北不遠處。一座道觀,建于城北幾百米之外的一座山頭之上。
道觀的名字,到也取的挺隨意,就叫丹洛觀。
鐘文猜測著,這座道觀的名字,應該取于丹水和上洛縣城之名,要不然,為何要叫丹洛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