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鐘文心中除了無奈,就是心寒了。
無奈是對于這個時代的無奈。
而這份心寒,卻是來自于李世民對他的態度了。
或許,同樣也原自于這個時代的問題。
一句早些時間回去休息,已經說明了李世民對鐘文的不喜來了。
不過,鐘文卻不像那些文臣武將一樣,賴在這大殿之中,或者向著李世民求情之類的話。
隨之,鐘文大步往著大殿外走去,一刻都不想停留。
李世民的話這一句話,雖不重,但意思已是表明,讓鐘文不要插手此事。
而鐘文的心里也明白。
此處不爺,自有留爺處。
這就是鐘文的想法。
鐘文的反對,并不是不給誰面子,其主要原因,或許還是來自于前世的一些影響。
對于一切番邦鬼佬,鐘文的心里從來就不會選擇相信,更別說會以心相交去定論了。
出了宮城的鐘文,直奔縣侯府。
一路之上,鐘文心里在做著一個決定。
那就是從此以后,不再過問政事,也不入朝堂去議什么事。
安安靜靜的做著他的縣侯吧。
什么將軍之職,什么常侍之職,都去一邊吧。
也許,這樣的一個決定,有些過于草率了,但對于鐘文來說,朝堂,已然不是他所能待的地方了。
鐘文自認為自己所說的話是出于好心,同樣,也是警惕于番邦鬼佬,畢竟,歷史會告訴華夏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什么大國就該有大國的風度,什么大國就該有大國的氣度,什么大國就該有包容一切的態度。
鐘文不承認,也不否認。
就鐘文所知,或所理解的東西,以及歷史上所發生的事情,鐘文對這樣的定論,會持懷疑態度。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寒冬臘月你不在,來年開春你是誰?
這一句話,不管用在哪里,都是如此。
就這么一句話,用在鐘文的身上,也是合適的。
做好自己,別人的事情,少過問。
……
回到侯府的鐘文,心思一轉,所有的不開心,所有的煩惱全部拋了開去,一展笑臉,去迎接未來。
師門的仇怨未結,師門所被偷去的道法典籍未尋回,其也的事情,都可以拋一邊去。
這是鐘文對自己的重新定位。
這一段時間,鐘文已然是脫離了他自己原本的目標。
好在今日李世民的話點醒了他,這也使得他轉回到正途來了。
在府里轉了一圈的鐘文,發現府里除了幾個下人之外,小娃一個不見。
這到是讓鐘文有些奇怪了。
不過,隨之一想,才發現,今日是休沐的日子,想著小花她們估計又是出去閑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