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秦漢時期,更是實行了‘隔絕羌胡,斷匈奴右臂’的政策。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董卓,馬騰等皆是依靠著羌人起的家。
再加上這羌人支系眾多,散居的面積地盤又大,內部爭伐不斷,又從不建立王國,也從不立君王。
而真正建立國家政權的,也只有十六國時期的后秦,以及西夏。
反觀西夏,就是羌人部族當中的羌黨一系了,也就是黨項羌。
縱觀西夏史,就知道這個國家將士是如何能打了。
在條件如此之差的情況之下,兵器次品率高達七八成的條件之下,都能與大宋干個天昏地暗的。
從此說明,羌人實屬能打仗的群族部落,所以,鐘文才想著要把這羌人籠絡至唐國。
“鐘少保,你到是不擔心,以后你肯定是要回利州的,可我得留在這里啊,這些羌人可不是好統制的部族,可別到時候把我給坑了。”李大亮心里依然有些不愿意鐘文實行他的計劃。
“好了,此事乃我的想法,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上書至圣上后再來看看吧,不過目前能不打仗最好,這戰爭一起,敵人死了,可自己一方也得死不少,你身為將軍,也得憐惜你的部下。”鐘文著實不想見到發生戰爭之事。
如果真是迫不得已,鐘文基本是不希望戰爭降臨的。
“鐘少保,這羌人之事你最好再想想,可別到時候真的出了亂子。”李大亮繼續建議道。
戰爭之事,他李大亮當然知道。
可身為臣子,他卻是沒有辦法阻止唐國的腳步前進的。
他也不希望戰爭,可唐國的四面八方依然有著敵人,要是不進,那自然是要被欺負的。
“行了,此事走一步算一步吧,如果能談,那就好好談,要是談不了,后面的事情就交給你去裁定吧。”鐘文明白,有些事情并非自己所想就能決定結果的。
唐國的腳步必然是要前進的,可這前進之時的路上有絆腳石,那自然也得剔除,否則,唐國未來的變數可就越發的不明了。
二人帶著十來個將士往著營地外行去,五里之后,終于是見到了騎著戰馬奔向他們而來的薄豪仁他們。
“見過唐國太子少保鐘少保。”薄豪仁他們一行人打見到鐘文他們后,趕緊拉住了戰馬,帶著十數人來到鐘文他們幾丈之外,向著鐘文行了禮。
談判合作,人數自然是得相等的。
這要是如薄豪仁帶著他的那一隊一百多號人過來,那這談判就成了不對等,說不定李大亮立馬就得翻臉了。
“看到你再一次的到來,看來我們的合作應該是可行了,不知道貴部商議的如何了?”鐘文回禮后問道。
“鐘少保,我與族人商議后同意鐘少保的提議,不過我們希望鐘少保能夠先運送一千石糧食給我部。”薄豪仁提出自己的意見來。
“那可不行,合作得建立在公平之上,我先付了你一千石糧食,你們要是跑了,那我這虧不是吃大了。”鐘文聞言后立馬拒絕道。
開什么玩笑,事都還沒辦呢,就想要糧食。
真當唐國的糧食都是大風刮來的不成嗎?可以隨意張口就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