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吞燕講究清潤鮮甜,想要達到這樣的口感和味道,對食材處理上的要求非常高。
燕窩的脹發要采用浸、焗法,脹發一定要透,挑揀絨毛和雜質的時候要細致且小心,絕不容出半點差錯。
孫茂才比孫冠云快一步處理完乳鴿,也比孫冠云快一步開始挑揀燕窩的絨毛和雜質。
這是一個細活,必須屏息凝神全神貫注,絕不容有任何人打擾和外界的干涉,這也是為什么圍觀的人都保持沉默一言不發的原因。
孫冠云看不到孫茂才的動作,也不知道孫茂才已經比他先一步完成了對乳鴿的整個脫骨,他拿著剪刀,操作著剪刀小心翼翼的在乳鴿內穿梭。
鴿吞燕對乳鴿的要求也很高,要求起全鴿,也就是整只乳鴿不能穿孔,刀口不能過頸脖。當然,這個要求高也只是相對這個時代的其他菜品,八寶栗香鴿對乳鴿的要求更高,所以他們處理乳鴿的步驟在江楓看來也沒什么。
又過了幾分鐘,孫冠云終于結束了乳鴿的整個脫骨開始處理業務。
這種細致的活很容易讓人靜下來,江楓就站在孫冠云旁邊,他的明顯的感受到隨著時間的流逝孫冠云的緊張正在漸漸消退,他開始沉下心來,不去想那些賽后需要面臨的繁雜的瑣事,開始全身心投入進這道菜里。
燕窩泡發之后,就需要煨煮了。
依舊是孫茂才先行一步,他將已經脹發好的燕窩放進沸水中滾了約兩分鐘,用漏勺撈出瀝去水分,加入高湯,燒酒和少量鹽與燕窩同煨,這樣可以增香且去異味。
煨煮需要時間,但在上述步驟之中,勝負其實就已經能夠看出來了。
孫茂才明顯要略勝一籌,也不是說孫冠云不行,他的刀工,處理燕窩的手法,煨煮時對火候的掌控,都稱得上不錯。只可惜,孫茂才的手法能稱得上完美。
26歲的孫茂才能有如此的刀功和火候,不愧是天縱奇才。
煨煮好的燕窩需要用潔凈的毛巾吸干水分,之后的步驟和八寶栗香鴿有點像。將燕窩和火腿細粒拌勻填入乳鴿腹腔內,擱緊處,打結扎口,放入沸水中,施以松針,之后再用清水沖洗,放入大燉盅里,加入火腿粗粒,紹酒,姜蔥等調味料,入籠蒸制。
如此一來,鴿吞燕就算基本完成了。
接下來只需要等90分鐘后撇去湯內浮油,再調味加蓋,繼續燉上半個小時,讓乳鴿在湯中半浮半沉,鴿吞燕就可以出鍋了。
隨著孫冠云將鴿吞燕上籠蒸制,圍觀的人群開始小聲討論。
江楓也終于聽到了來自人類的聲音。
從他進到這個記憶開始到剛才,這一片真的可以用鴉雀無聲來形容,別說地上掉根針,就算地上掉粒米他都能聽見。
江楓甚至有一種他在看默劇的感覺。
孫冠云和孫茂才這里沒什么好看的了,他們接下來能做的只有等待,鴿吞燕已經上蒸籠了,想要補救也來不及了。
江楓走向人群,想要聽聽有沒有什么新鮮出爐可以吃的陳年老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