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綜藝的上班族頓時覺得炒飯不香了,火腿腸不香了,遠處的泡面也不香了。
只有屏幕里看得見,摸不著,聞不著,卻想得到的菜肴非常香。
香極了。
媽的,好想吃。
什么都想吃。
即使看起來都吃不起,還是想吃。
靠,這世界上怎么會有看起來這么好吃的東西!
參賽選手當然沒想到這個廚藝真人秀會被觀眾們看成美食紀錄片,就連節目組也沒有想到。由于國內的綜藝沒法上星只能以網綜的形式播出,他們前期宣傳的側重點一直是美國那邊。畢竟這檔真人秀是美國本土的老牌真人秀,有著積攢多年即將沒有的口碑和穩定的受眾群體。
韓貴山雖然是中方這邊的主要投資人,但主要的資金還是由美方那邊提供的,畢竟美國綜藝的制作成本單集太高,主要是人工費貴。韓老板也不是冤大頭,沒那閑情雅致一己之力全部承擔全部費用,然后因為不懂行被對方坑得血本無歸。
專業的出大頭吃肉,他在后邊投點錢喝湯就行了。
這就導致節目組花了大筆資金在美國那邊宣傳,國內的宣傳只不過是提前一個星期買了視頻網站的相關推薦位。其實也沒有那么差,只不過是在宣傳方面沒有美國那邊那么上心而已,也有不少人都看見了相關宣傳,只不過沒有點進去。
畢竟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這都不是一檔吸引人的綜藝。沒有明星,純素人,既不是談戀愛,又不是高智商競賽,廚藝類的綜藝本就沒有其他類型的綜藝受眾廣,不被關注不受重視也是正常的。
阿諾廚師距離上次大火已經過去了將近十年,他在美國的人氣就很高,但在國內就非常低迷了。
但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中美雙方的口碑居然出現了及其嚴重的兩極分化。
中方這邊的網綜雖然點擊量頻頻,第一天上線之后點擊量甚至沒有破千萬,只有區區三百多萬,但口碑非常好。底下的評論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想吃,看著好好吃,真的有那么好吃嗎?餐廳在哪里?現在還在營業嗎?之類的話,顯然沒有把這當成一檔綜藝看,而是當成了美食紀錄片在看。
美國那邊的口碑就非常的低了,相對應的是收視極高。節目組拿著阿諾廚師的名頭虛假宣傳了那么久,早就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星期一的晚上不知道有多少家庭齊聚在電視機前,就為了聽阿諾廚師的那一聲**,結果看完之后發現別說**了,阿諾廚師都沒有。
就這?
就這???
一時間惡評如潮,評分跌到歷史最低點,評論全部都是騙子,惡心,虛假宣傳,垃圾以及很多不能寫的****。
后來還是節目組及時放出消息,說阿諾廚師的部分會在星期三晚以網綜的形式播出,才稍微平復了全美觀眾的怒火。
為了更好的補救,節目組決定再給每位選手錄一段備采,以預告的形式播出,以求能夠拉回觀眾老爺們的喜愛和收視率。
江楓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是星期二早上七點,那時候他剛起床,收到消息的時候正頂著雞窩頭兩眼無神的刷牙。看完消息之后頓時就精神了,刷完牙連臉都沒洗就殺進房間挑衣服。
經過長達二十分鐘的精挑細選后,江楓最終選擇了和上次備采時一模一樣的服裝。
穿好衣服,洗完臉,甚至重新洗了個頭又吹了一下,江楓看著鏡子中人模人樣的自己覺得非常OK,已經有了一個勝利者應有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