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限制評論字數一事也沒能成行。
一是,因為那名消費者的長評已經發出,現在限制也來不及了;二是,李余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什么好借口,畢竟當初是他自己強烈要求不限制字數的。
當初李余強烈要求不限制字數的原因,是因為他曾經點外賣遇到過一些服務態度真的不行的商家,那時候他對商家開噴總是覺得外賣平臺這個限制字數的規定很惡心,每次都讓他說得意猶未盡,沒能全部宣泄出自己心中的怒火。
于是,現在輪到自己做網站了。李總在提出制作網站之初,當然就提出且強烈要求公司的CTO周倩不可限制評論字數。
因為,機智的李總認為,商家做得好或者一般的,不是那種有強迫癥的消費者,一般是不會評價的。
而寫評價的,除了商家拿錢出來返現的那種,就是商家做的不好,讓消費者憋了一肚子怒火想要發泄的這種!
而不限制評論字數,可以讓那些消費者發泄個爽!
消費者發泄爽了,商家的評論區可能會很難看,然后就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影響,最終,滾團網,就會因此導致活躍用戶數暴跌!
這么一來的話,【公司賬戶】的數據,就漲不起來嘍!
多好的想法!
可惜……
李總只能在心底哀嘆一聲,并掛斷了打給周倩的電話。
“不行,不能這么坐以待斃!”
想到即將要暴漲一波的【公司賬戶】數據,李余坐不住了,他決定好好想想有什么能快速、合理、不違規花錢,壓低【公司賬戶】數據的辦法。
外賣?
首先映入李余腦海的,當然是已經做好網站,但是還沒有開通外賣網站了。
但是很快,李總就否決了這個想法,還是原來那個原因,他擔心超支會引來規則修改器,導致規則修改器又借錢給他。
可是外賣不能做,那該怎么辦?
李總很頭疼。
又想了一會兒。
第三方支付平臺?
這個念頭剛在李總腦海閃過,立即就被李總否決了。
因為,李總一是擔心周倩技術跟不上,害了無辜的用戶,二是感覺做這個第三方支付平臺花不了幾個錢。
這才是最重要的。
要知道,現在是2008年,國家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還沒有出臺。所有第三方支付平臺,都是無證走在灰色地帶中經營,都沒有那張值錢的《支付業務許可證》,也就是支付牌照。
因此,現在做這個第三方支付平臺,只要有技術就好了,并不需要像美團那樣“背叛”騰訊:前腳剛接受了騰訊的巨額融資資金,后腳就花這筆融資進來的錢,斥資高達13億去拿這個支付牌照。
花不了幾個錢,打壓不了【公司賬戶】數據這種事,李總是不可能主動去做的,除非有人趕著他去做,因此,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李總腦海中瞬間被pass。
第三方支付平臺也不做,那么……社交?
李總還是搖了搖頭,做社交倒是燒錢,尤其是想從企鵝帝國已經形成的社交軟件市場里打出一個洞來,那可不僅僅是燒錢就能做到的。
可是,社交太燒錢了啊,甚至可能比外賣平臺還要燒錢,做這個,不是等于再給規則修改器主動借錢給自己的機會嗎?
李總瞬間對社交判了死刑。
打車平臺?共享單車?
這兩項,倒是可以慢慢花錢推進,而且虧錢的幾率極大。
可奈何時代不對啊,第二代智能手機才剛剛出來,絕大多數人手里的“板磚”,根本支持不了這兩玩意兒啊!
而沒有第二代智能手機做支撐,這兩個項目就沒法推行。
這是想做,也做不成啊。
全部否決!
想了許久,李總也沒想到啥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