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梅伯見紂王三言兩語說得杜元銑羞愧而退,竟然輕而易舉便摘掉了自己昏君的帽子,便上前一步啟奏:“陛下,請恕老臣直言。早朝乃國之根本,陛下樂于深宮,朝朝飲宴,夜夜歡娛,不理朝政,不容諫章。
“臣聞‘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則手足正,心不正則手足歪邪。古語有云:‘臣正君邪,國患難治。”臣等只想陛下勤于朝政,莫要沉迷美色。臣斗膽,請陛下貶蘇妲己入冷宮,以正朝綱。”
梅伯這話跟杜元銑差不多一個意思,要是紂王繼續沉迷女色,那下面的臣子可能會有樣學樣,一個個都不顧朝政,從此以往便是社稷大禍。
紂王聽了,也不動怒,只是冷笑道:“梅伯,我原以為你身為三朝老臣,在朝堂之上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眾卿靜聽。
“昔日先帝游于御園,領眾文武玩賞牡丹,因飛云閣塌了一梁,孤托梁換柱救下先帝,方得此位。孤登基八載,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于商。
“如此種種,若如梅伯所言,孤君心不正,能有如今面貌?
“每年冬季百姓受雪災侵擾,流離失所,年年有千百人凍死,梅伯你貴為司徒,何曾進言為百姓請命?還需王子出言建造南園坊,得意感動上蒼,庇護萬千朝歌百姓。殷郊吾兒年僅十歲,也懂體恤民情,若是孤君心不正,能養出這樣的孩兒?
“而南園坊建立至今,梅伯你可曾去看過一眼,可曾想過如何讓百姓溫飽,不至凍餓于路?反觀爾等廟堂之上,只論帝王過失,卻人人家中嬌妻美妾,盡享榮華,有何面目指責孤沉迷美色。”
“司徒梅伯,你這皓首匹夫、蒼髯老賊!尸位素餐之輩,他日有何面目去見先帝?!你若是有半分廉恥,便去想想如何讓天下百姓也能像南園坊一樣得以溫飽!”
這一番話說得義正言辭,紂王先將自己舍命救仙帝的事情拿出來說;然后將如今四海平靖說成自己的功績;又拉出唐臨改建南園坊這件事,說是上天也覺得他這個皇帝治國有方;最后,加上聞太師北海大勝的威勢,頓時鎮住了所有人。
你看,我舍命救父,是個孝子;治國有方是個明君;兒子都知道體恤民情,我當然也是個慈父;平叛一戰打得干脆利落,自身無損,那就是赫赫戰功;這種皇帝,你們還有意見?
梅伯張了張嘴,卻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紂王要將這些事情的功勞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做臣子的難道要跟皇帝爭一句“這是我們的功勞”,那就太作死了。
而且被紂王忽悠了這么幾句,大臣們琢磨一下,感覺也很有道理啊。皇帝有這么多功績,大家還對后宮之事多加指責,是不是過分了?
這也要怪唐臨,妖狐妲己入宮太早,聞太師又提前班師回朝,根本什么壞事都沒來得及做。眾臣想找點狐妖妲己的錯處,好像也只能罵兩句迷惑君王沉迷女色了。
紂王這連吹帶嚇的,將所有人的嘴到堵住。
一通脾氣發泄之后,紂王頓時覺得神清氣爽。早就看這些三朝老臣們不爽了,一個個倚老賣老的,果然還是離火仙長指點有方,三言兩語就將他們給鎮住了。
從此,朝堂之上若是想要進諫,先掂量掂量自己立下什么功勞吧。本職工作都干不好,還敢妄議君上,其他人也會用嗤之以鼻。
紂王也沒發現,自己本來是找個理由繼續當昏君,結果司天監太師杜元銑被打發去研究農耕,司徒梅伯被趕去推廣暖爐,對天下人來說,反倒是善政,妥妥的明君所為啊。
而當這早朝結束之時,諸位圣人都有所感應,商朝原本還有二十八年氣運,突然之間,又續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