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坎達王子特查拉帶領整個瓦坎達的軍隊,正式走入了全世界的視線當中,并且宣布為接管非洲的防御工作。
同時瓦坎達出人意料的派出了4艘飛船進入了太空,加入了地球聯軍當中。
這位小兄弟經歷了一場政變,最后決定埋頭發展自己的飛船技術,直到現在才拿出來決定一鳴驚人。
結果當他們的飛船上天加入了地球聯軍之后,這位非洲的王子才發現,自己還是有點坐井觀天了。
相比那些涂著“反重力涂層”,形狀肆無忌憚的各國飛船。
瓦坎達的飛船就像是科班出身,沒有宇宙經驗的瓦坎達設計的飛船,還沿襲著地球飛行器的部分傳統。
甭管它們的性能如何,光看體型它們也只是一個弟弟。
美利堅有四艘“尼米茲”大小的宇宙作戰平臺,還有十幾艘戰列艦大小的宇宙炮艇。
俄國緊急升空的四架飛船,造型粗獷,技術含量低的驚人,但是他們上面搭載的武器足以讓大多數人膽寒。
各種前蘇聯遺留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那些飛船上一應俱全,俄國代表甚至開口承諾,這些飛船可以是第一批被犧牲的對象。
加上歐盟的飛船聯軍,還有神槍會的65艘飛船,人類湊齊了整整100艘宇宙飛船,用來迎擊那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這一切都實實在在的展現在了人們的眼前,現在打開任何一個電視頻道,都是關于宇宙大戰的圖像和解說。
一幫從未接觸過宇宙戰爭的“專家”,侃侃而談的議論著人類的強大,還有那些流浪艦隊的孱弱。
這會兒沒有‘清醒’的人來質疑,這幫“專家”的專業水平。
懂得人都知道他們在安撫人心,不懂的人聽個熱鬧,順便放下心中的擔憂也就行了。
沒有一座城市要求人們進入地下工事,大家都在盡力安撫人們的情緒。
一來各國政府有信心攔截那些流浪的艦隊。
二來,如果真要是攔不住,那些飛船砸到城市當中,就算你躲起來也沒有什么大用。
那些秒速40公里的外星飛船明顯沒有剎車裝置,就算大氣層能消解他們一半的速度,那也是將近35倍音速。
體積將近航母大小的外星飛船,以這種速度撞擊城市,它死不死沒人知道,但是城市肯定不在了。
這就是一場面對面,硬碰硬的戰爭,根本沒有地方可以逃避。
斯塔克大廈的頂樓。
阿爾文坐在沙發上,看著斯塔克對著一個,半透明的屏幕飛快的比劃著。
伊凡抱著胳膊站在旁邊,伊森博士和班納博士各自占據一塊屏幕,似乎在協助斯塔克忙活著什么。
阿爾文看著屏幕中的幾個巨大的蜂巢完成了“反重力涂層”的涂裝,然后被新能源推進器送上了太空。
他有點好奇的說道:“你那些玩意兒到底行不行?
那里面的小蜜蜂還沒有車**,真的能把那些流浪飛船打下來?”
斯塔克鄙視的瞅了一眼阿爾文,說道:“你懂什么?
那些飛船的飛行軌跡是固定的,只要計算好了角度,我的那些小蜜蜂就能迎頭沖上去。
它內置的反射物反應堆,稍稍的改變一下,就是一枚威力可觀的炸彈。
這些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可以作為聯軍的補充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