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你們是盡人事聽天命。”
“我們已經做了我們所能做的一切,你天天在辦事處不知道,如果跟我一樣三天兩頭去六院,就知道需要幫助的人太多太多了,好多人真是因病返貧。”
醫療,這個話題太沉重。
黃瑩不想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突然問:“你下午幾點上班,等會兒怎么回去?”
“現在就上班,我先去所里,隨便找個人送我回去。”
“好吧,下班我去警務室。”
“等你一起去理大吃飯。”
上班時間,又在很嚴肅的政府部門,是不能聊太多。
韓朝陽拿起帽子跟女友道別,步行來到花園街派出所。
朝陽社區警務室只是工作的地方,這里才是自己的單位,但現在走進院子卻覺得怪怪的,可能在警務室呆的時間太長,回到所里感覺自己像個外人。
“嚷嚷什么,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蹲下,給我老實點!”
“你也是,看什么看!”
一走進大廳,就聽見老胡在羈押室門口呵斥嫌疑人。
韓朝陽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和一個帶著孩子的婦女,孩子有六七歲,臟兮兮的,不能把這樣的未成年人往鋼筋焊的籠子里關,讓他和他媽媽站在鐵欄桿外面,讓兩個輔警看著她們,結果又跟鐵柵欄里的年輕人吵起來了。
“胡警長,他們怎么鬧起來的?”韓朝陽不無好奇地問。
這小子越來越拽了,夜里發了條求助信息,連周局都幫著轉發。
老胡覺得韓朝陽是小人得志,但也不想得罪,打開辦案區防盜門,邊走邊說道:“娘兒倆是專業乞討的,讓小孩在前面纏著過往行人要錢,她躲在暗處看。攤上這樣的家長,你說能教出個好?那孩子不光見人就要錢,不光死纏爛打,人家不給還罵人,朝人家吐口水。
剛關進去的那個也沒出息,被罵幾句,被吐點口水就算了唄,跟一個小屁孩置什么氣,居然動手扇小孩一巴掌。孩子被欺負,孩子媽媽不答應,沖上去又抓又咬,就這么鬧起來了。”
暑假期間帶孩子來燕陽“勤工儉學”,讓孩子們當乞丐,這樣的家長真是太討厭了。
韓朝陽喃喃地說:“胡警長,她應該不是一個人,應該有一伙人,這幾天六院門口、理大門口和我們警務室門口的公交站牌也出現過兒童乞討的情況。”
“有同伙又怎么樣,難道能抓她們,就算抓回來也不好處理。”
“抓肯定不行,但我們可以把孩子往救助站送,發現一個送一個,她們不是躲在暗處么,躲在暗處孩子們就是流浪兒童,就可以按程序來。動作迅速點,不給她們反應機會,讓她們嘗嘗找孩子的滋味兒,來回搞幾次,看她們以后敢不敢再來我們派出所轄區。”
“這個主意不錯,你小子眼線遍布全街道,手下又有人,完全可以搞搞。”
“什么眼線遍布全街道,胡警察,您拿我開涮了。”
“這些家長帶的這些孩子,不光死纏爛打乞討,有的甚至扒竊。劉所正好在,把你剛才說得這些向劉所匯報一下,看能不能搞個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