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已經上路了,十五分鐘左右能到,是,保證完成任務。”
“蘇主任,楊書記怎么說?”韓朝陽扶著方向盤問。
“解決法案出來了,通過法律渠道解決,也就是破產清算。在清算時優先考慮業主們的利益,由將來接盤的市保障房建設投資公司墊一筆錢,退還業主們的購房款,全款買的按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利息補償,貸款買的按貸款利息算。”
對盛海花園的問題,市里總算拿出一套解決方案,蘇嫻放下手機,如釋重負。
韓朝陽暗想市保障房建設投資公司是市里的國企,這跟政府托底有什么區別,盡管政府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但盛海花園的業主肯定不會滿意。
利息是補償了,過去幾年房價又漲了多少。
蘇嫻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輕嘆道:“房價是漲了,不過能拿回購房款總比樓盤一直爛尾,總比拿不房子又拿不回錢強。我們的任務還是負責在外面維持秩序,業主們的思想工作有工作組去做,市中院、房管局和區里相關單位都去人了。”
“萬一業主們的工作做不通呢?”
“你以為工作組這段時間在干什么,如果沒猜錯許多工作都做在前面。業主中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肯定不會鬧,至于其他業主誰家沒幾個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或國企上班的親朋好友。楊書記說問題不大就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只要能解決盛海花園的問題,街道今后的日子要好過得多,不然隔三差五鬧一次,誰受得了。”
“別說街道了,我們都受不了。”確認“問題不大”,韓朝陽一樣松下口氣。
事實證明,業主們比領導們更急!
許多業主已經提前到了,大部隊一趕到民兵訓練基地,韓朝陽就組織隊員們維持秩序。
正如黃瑩在警務室門口所說很快又見面了,楊書記、顧主任率領街道干部緊隨而至,一下車就開始組織街道干部同工作組的人員一起勸業主們進會議室,抓緊時間做業主工作。
“朝陽,分局和街道都沒通知我們過去,現場怎么樣,業主們情緒激不激動?”
剛在周圍轉了一圈,所領導打來電話。
韓朝陽回到車邊,舉著手機匯報道:“報告劉所,工作組的工作可能做在前面,業主們的情緒相對穩定,現場秩序良好,至少現在沒人大吵大鬧。”
“業主全到了嗎?”
“能來的好像全來了,這會兒全進了大會議室。”
“現場總指揮是誰?”
“沒有現場總指揮,外面就我們,里面有好多領導,我就認識幾位區領導。市中院和區法院也來了人,來了好多法官。”
上級既然沒讓所里安排民警去,甚至沒讓分局安排特警去,說明有足夠把握控制住形勢,也說明上級不想激化矛盾。
劉建業只是不放心,并不是想湊這個熱鬧,想想又叮囑道:“工作剛開始做,結果怎么樣還不知道呢,記住我上次跟你說過的話,一定要保持冷靜,有什么情況最好及時匯報。”
“是!”
事實證明所領導的擔心是多余的,盡管會議室里越來越“熱鬧”,不斷傳出吵鬧聲,盡管會議開得有些漫長,一直開到天黑,但大多業主最終還是接受了市里的解決方案,從晚上7點半開始陸續有業主簽字,簽完字陸續走出民兵訓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