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捕行動指揮部已轉移到海拔最高的東谷林場南山保護站,搜捕行動總指揮王局和指導搜捕的省廳和市局領導卻沒進保護站的小院,而是全在院子外面的指揮車上。
這輛應急指揮車是市局的,在車上可以上網,可以打衛星電話,可以收發傳真,甚至有一個能圍坐六個人的小會議桌。它是公安部要求市一級公安局必須配備的警用車輛,在一切通訊中斷的情況下,可以在車上通過海事衛星與上級保持聯系,與之配套的是一個衛星靜中通系統。
但它并不是現場最先進的裝備,指揮車后面停著三輛通信公司的應急通訊車,通訊車后面還有一輛市局兩個月前剛裝備的指揮車,確切地說是一輛移動的無人機作戰指揮平臺。
本來打算用于禁種鏟毒航空踏查的“鷹眼”警用無人機已被民警拋飛。
翼展兩米,最大傳輸距離三十公里,采用GPS導航,留空時間長達到90分鐘,最大起飛重量5400克,最大速度190公里,最低速度32公里,航空偵查的視頻實時傳輸到應急指揮車,幾位領導坐在車里就能看到無人機偵查區域的情況。
“報告徐總,第二追捕小組停下來了。”
“怎么回事?”
“山頂風大,氣味消散得快,警犬……警犬嗅不到逃犯氣味,帶犬民警正在想辦法,二組的其他民警正在搜尋逃犯有可能留下的痕跡。”
市局吳副局長對警犬技術不是很了解,下意識問:“小楊,一般多長的距離內警犬能聞到,如果逃犯跑得特別遠,跑出十幾公里,它能找到嗎?”
“十公里左右應該沒有問題。”
“你確認沒問題?”
“沒問題,正在追蹤的兩只警犬全是局里的功勛犬,并且我們不光有嗅源,林區的氣味環境也比較有利于警犬追蹤。”
“另一只到了什么位置?”
“到了這兒,還在追,方向一致,路線有偏差但偏差不大,可能逃犯跑著跑著也跑迷路了,在這一帶徘徊過。”
王局作為搜捕行動總指揮名“不符其實”,面對省廳刑警總隊、市局副局長和市局刑警支隊長三位領導,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把三位領導的意圖傳達下去。
無人機順著警犬追蹤的方向飛到追捕小組前面去了,他正全神貫注緊盯著液晶顯示器看航拍影像,一個民警突然回頭道:“報告王局,負責堵截的第三小組帶隊民警江立匯報,他們已抵達譚家溝,在譚家溝東側山腰的梯田上發現村里有炊煙,這是他們拍的照片。”
譚家溝怎么可能有人!
幾位領導大吃一驚,不約而同抬頭看向左側的第二個顯示屏。
可能拍攝位置距村里比較遠,照片放大之后很模糊,不放大只能依稀看到冉冉升起的一股輕煙,王局越想越不對勁,指著地圖道:“徐總,吳局,如果逃犯想從池柳鎮方向潛逃,那么碾盤溝、譚家溝和娘娘廟一帶就是他的必經之地,也只有從這個方向跑他才有可能找到水。
但從警犬追蹤的路線看,他是往后河方向去了!從第二追捕小組現在的位置到譚家溝,直線距離不算遠,但全是崇山峻嶺,根本沒有路,他不可能跑這么快,除非之前誤判了他從第一藏匿點潛逃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