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用老家話竊竊私語,康所突然回過頭朝這邊招手。
韓朝陽下意識站起身,康所搖搖頭,旋即又指指苗海珠。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讓人啼笑皆非,今晚值班的兩個法制員很年輕,從未接觸過干擾無線電管理秩序的案子。他們手邊有電腦,相應的法律條款很快查到了,卻拿不準到底能不能夠上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責任,也就是不知道“情節嚴重”或“情節特別嚴重”該怎么認定。
如果情節不嚴重,就算符合立案條件也不能對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康所怎么解釋都沒用,只能請苗海珠去給他們上一課。
苗海珠站在窗口前說得眉飛色舞,頭頭是道。
兩個法制員聽得很專注,但依然不為所動,依然打電話向領導匯報,就這么又等了五六分鐘,直到領導給了肯定的回復,立案和刑拘的申請才審核通過了。
韓朝陽終于松下口氣,坐回原來的位置,一邊等手續一邊低聲道:“康所,我們這是有準備的。如果沒準備,要是昨天就把人送過來,他們可能真不會批!”
“所以說工作要做在前面。”康海根掏出手機看看時間,再看看位于大廳右側的訊問室,感嘆道:“法制這一關總算過了,接下來就看預審要不要我們補充偵查。”
一些對公安有所誤解的群眾總以為民警權大,幾乎可以為所欲為,看誰不順眼就可以抓誰甚至拘留誰。
事實上民警真沒什么權,治安案件要經過治安大隊審核,需要主管局長簽字同意;刑事案件從立案到刑拘都需要經過法制大隊審核,需要主管局長簽字批準;嫌疑人關進看守所,情節不嚴重的可以取保候審,這一樣要經過法制大隊審核,再上報主管局長;情節嚴重要移送檢察院起訴的,則要經過預審大隊審核……
所以辦案民警常開玩笑地說,他們要么在找相關部門審批,要么在跑審批的路上!
韓朝陽早知道辦案麻煩,沒想到會如此麻煩,暗想當社區民警挺好,至少沒這么多事。
就這么等到快6點,法制這邊的所有手續全部辦完。
韓朝陽和康所一起接管又被訊問了一次的畢迅昌,押著他去安康醫院體檢。
安康醫院是市局的醫院,醫護人員大多是民警,24小時有人值班。雖然不用擔心晚上體檢不了,但趕到醫院才發現這邊的“生意”也很好,與市六院唯一不同的是送人來體檢的不是親屬,全是來自各兄弟單位的辦案民警。
這邊跟看守所差不多,全鐵門鐵窗。
嫌疑人交給醫護人員沒什么好擔心的,康海根帶著二人又找了張長椅坐下。
苗海珠直到此刻仍想著在分局辦案中心的事,又嘀咕道:“朝陽,你知道那兩個法制員怎么說這個案子的嗎?”
“怎么說?”
“他們說就算能移訴畢迅昌坐牢的可能性也不大,法院十有八九會判緩刑。”
韓朝陽楞了一下,驚問道:“我們費這么大勁兒,法院最后可能只判他個緩刑,這跟不判刑有什么區別?而且姓畢的太可惡,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他非法占用頻率打的廣告上當受騙,他非法發射的無線信號甚至影響到航空安全。怎么能只判個緩刑,這不是罰酒三杯么!”
“雖然他們只是隨口一說,不過他們的話有道理。”苗海珠輕嘆口氣,無奈地說:“我研究過不少類似案例,能移訴的本來就不多,判實刑的更少,大多是緩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