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亮微微點點頭:“是啊,人家有小鍋爐,家里安裝了管道和暖氣片,甚至囤了好多煤,怎么可能出錢讓供熱公司供熱。”
黃瑩在街道干了一年多,對冬天取暖的情況并非一無所知,摸著嘴角喃喃地說:“小鍋爐環境污染嚴重,區里不止一次整治過,要求有條件的采用集體供熱,沒條件的換燃氣鍋爐,但阻力太大,一直沒推行下去。”
黃媽反應過來,深以為然地說:“人家自己買小鍋爐、安裝管道和暖氣片也要一萬多,錢已經花了,鍋爐、管道和暖氣片已經安裝好了,你讓人家拆了接供熱公司的暖氣,這個損失誰給人家補?”
“所以說工作難做。”
“而且遠水解不了近渴,”張貝貝伸了個懶腰,呵欠連天地補充道:“供熱公司很忙,就算我們能做通商戶和村民的工作,也要排到明年才能動工。”
“沒別的辦法?”黃瑩低聲問。
“算了,不費那個勁兒,還是像旅社這邊一樣直接上燃氣鍋爐。”張貝貝拍拍桌子,起身道:“下定決心上就不能拖泥帶水,明天我就去跑手續。”
許宏亮不禁笑道:“謝謝了。”
“謝有什么用,好人全是你們做,壞人全是我來當,早知道不干這個社區干部,不當什么社區投資公司董事長。”
“別這樣,等會兒請你吃夜宵。”
盡管一波三折,但總算拍板了。
黃瑩露出會心的笑容,正準備打電話告訴韓朝陽這個好消息,行政服務中心同事小王突然打了進來。
“王磊,這么晚了,什么事?”
“出事了,有人發帖舉報你老公,我把鏈接發你微信上,你一看就知道了。”
黃瑩大吃一驚,連“謝謝”都顧不上說,就掛斷電話點開微信,隨即跑到吧臺里登陸微信網頁端,把鏈接復制下來粘貼進瀏覽器。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不是哪個網友發的帖子,而是一則新聞。
標題很吸引人眼球,赫然寫著《24歲民警擬提拔“副科”引質疑》,并且該新聞發在流量很大的門戶網站上,來源是“燕陽在線”。
內容是標準的新聞格式:據“燕陽在線”報道,24歲的年齡不少人還在大學里刻苦攻讀,可有人卻即將成為副科級干部。1月18日,燕陽市燕東區2016年公開選拔科級領導干部公示,該區公安分局一位24歲的普通民警,即將被提拔為燕東公安分局中山路警務區警長兼義務治安巡邏大隊大隊長,如此小的年齡就將成為副科級領導干部,這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