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老爺子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就差在臉上寫著你是不是個警察!
韓朝陽沒辦法,只能答應連夜找。
但過去二十多年燕東變化多大,當年的農村變成了現在的城區,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一點不為過。新園因為離老城區最近,變化更大。曾經的新園鄉可能不到兩萬人,現在的新園街道包括外來人口在內估計有二十萬,一時半會間想找一個在已倒閉多年的化肥廠干過的人真沒那么容易。
韓朝陽只能采用最笨的辦法,回到警務室讓晚上值班的蔣曉敏、王家勇一起發微信打電話,先聯系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工作中認識的老新園鄉的人,問他們知不知道有誰在化肥廠干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聯系了半個小時,一個熱心群眾終于幫著打聽到一個在化肥廠干過的老職工。韓朝陽先給黃瑩打了個電話,隨即開警車去對面接上兩位老爺子,連夜趕到那位老職工的家里。
找到的這位老人姓王,叫王慶湖,今年67歲。
十六年前征地拆遷,分了兩套房。后來把房子賣了,又加了點錢買下這套與省政府僅一街之隔的房子,跟他在民政廳上班的兒子一起住。
警察大晚上找上門,他兒子嚇一跳,一開門就不快地問:“公安同志,這么晚,你們找我爸到底有什么事?”
“王處長,不好意思,這么晚登門只是想找您父親了解點情況。”
“了解什么情況?”王副處長扶著防盜門問,絲毫沒請韓朝陽三人進去的意思。
韓朝陽正不知道該怎么解釋,王副處長的父親披著衣服微笑著走到門邊:“軒民,你這是干什么,快請韓警官進來坐。夏海剛才又打電話了,說韓警官不是外人。”
“好吧,三位請。”
……
換上拖鞋,跟著王家父子走進書房。
韓朝陽很尷尬地說:“王大伯,王處長,這么晚登門打擾您一家休息,真抱歉,真不好意思。”
王老爺子比他兒子好打交道,一邊倒茶一邊笑道:“小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夏海說你想了解化肥廠的情況,到底想了解什么?”
“王大伯,我想了解化肥廠倒閉前廠領導和職工的情況,一共有幾位領導,一共有多少職工,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他們現在都住哪兒,現在能不能聯系得上?”
“多少年前的事了,你了解這些干嘛。”王老爺子不解地問。
“對不起,我不是不信任您,而是有保密紀律。”
“既然要保密,我就不問了。”王老爺子也是一位資深煙民,從老紀手里接過煙,沉吟道:“想了解這些情況,你們找我算找對了,我以前是化肥廠的會計,領導、供銷員和工人的工資獎金全是我經手的,雖然過去這么多年,但對廠里有多少人還是有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