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別說,據我所知能跑完四十多公里的人真不會少。”
“怎么可能,那是四十公里,不是四公里!”
“怎么就不可能。”劉求平翻出一張通知,遞到劉建業面前:“看清楚,這不是我們區里自娛自樂的賽事,這是國際馬拉松,現在可以確定至少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加。而且據組委會的同志說,我們不運動不等于別人不運動,國內有一批熱衷長跑的跑友,哪兒舉辦這一類的比賽就去哪兒報名參加,雖然成績與專業運動員有一定差距,但基本上都能跑下來。”
“21個國家的運動員參加,還有一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跑友?”
“騙你干什么,不過那些外國運動員……怎么說呢,他們就是靠這個吃飯的。只要是比賽,只要能跑出好成績就有獎金,其它國家的賽事少,而且參賽的門檻高,我們中國賽事多,并且歡迎外國友人參與,所以他們很樂意報名參賽,據說他們挺忙的,在我們跑完還要去下一站。”
“為了賺獎金!”劉建業覺得不可思議。
“這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一些非洲國家的人就靠體育運動改善生活甚至出人頭地,有的體足球,有的長跑,他們的體質也好,適合干這些。”
“長見識了,我還是頭一次聽說。”
劉求平輕嘆口氣,苦笑道:“以后就習以為常了,區里決定了,今年是第一屆,明年還要搞第二屆,今年的宣傳口號是‘跑贏自己、跑向未來’。今年的路線是從體育館出發,文化廣場為健康跑終點,東湖公園為半馬終點,市民廣場為全馬終點,賽道涵蓋燕東經典景觀、地標建筑和旅游景點,盡展我們燕東近年的經濟建設成果和生態之美。”
劉建業故作沉思了片刻,驚詫地問:“劉區長,在市區跑,這要投入多少警力維持秩序?”
“我正為這事頭疼呢。”
“市局知道嗎?”
“我匯報過,市局屆時會抽調交警和特巡警協助,打算讓在警官培訓中心培訓的同志也參與。但滿打滿算不超過四百人,警力上仍有很大缺口。”
“那怎么辦?”
“所以要想辦法,你來得正好,你有沒有什么好辦法?”
“局里能投入的力量全部要投入,不管民警還是輔警。這是區里組織的賽事,區直機關、部局委辦和各街道、各社區居委會都應該動員起來。”
劉求平搖搖頭:“區里別指望了,剛開始擔心沒幾個人參加,也考慮到區里的公務員缺乏鍛煉,前幾天下了個通知,要求各單位組織20歲以上40歲以下的同志參加長跑。全馬跑不下來可以報名跑半馬,半馬跑不下來可以參加健康跑,如果連十公里都跑不下來,那該單位負責人就要組織單位人員鍛煉了,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不好怎么工作?”
“我們怎么沒接到通知?”
“我們要負責安保,我們都去跑步了誰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