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局勢稍微穩定了一些,他并不想主動挑起事端。
第二天一早,他叫了太原府主薄曹信一起,前往交城大通冶鐵監進行巡視。
這個年頭,鐵價高企,這座冶鐵監是晉軍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由于唐末以后連年戰亂,各地的冶鐵工藝很落后,有許多好的技術都失傳了。在這個時代,最好的工匠都被官府征召,成為世代的匠戶,社會地位極低。自漢代實行監鐵專營制度之后,采礦和冶鐵實行官營,華夏的冶金水平就開始停滯不前,甚至還有些倒退。唐代的鋼鐵冶煉水準,比秦時并沒有多大的發展。
只不過李岌沒有想到,交城鐵監會是如此簡陋。
“交城的山來交城的水,不澆那個交城它澆了文水。
交城的山里沒有那好茶飯,只有莜面烤酪酪還有那山藥蛋。
灰毛驢驢上山灰毛驢驢下,一輩子也沒坐過那好車馬……”
一路上李岌自娛自樂地在嘴里哼著歌,可是在看到位于交城北山的冶鐵監后,頓時就沒有了唱歌的心情。
沿著山坡下建有幾排土坯房子,坡上建有五座冶鐵用的土高爐,另外就是有幾處木架支起來的草棚,鐵匠們就赤著上身,在草棚里打鐵。
最大的冶爐高將近兩丈,底徑約為一丈左右,外面青青石砌成了爐體。高爐上方有上料口,只不過煙筒低矮,遠不是李岌想象中那種足有幾十米的高大紅磚煙筒。有三座高爐煙筒冒著濃煙,正在煉鐵,另外兩座高爐正在出渣。
李岌瞅了瞅高爐邊上的煤塊,面帶疑慮地看向曹信:“你們就直接用石炭煉鐵?”
曹信點了點頭:“晉地缺少木材,木炭不多。這一帶石炭倒是不少,正好用來冶鐵,比用木炭要合算得多。”
“煉鐵和煉鋼應該使用焦炭,不應當直接將石炭入爐,這會損害鋼鐵的品質。”李岌說道。華夏古代冶鐵業長期受含磷、硫過高的困擾,其一是礦石本身含雜質較多,另外就是受用煤煉鐵的影響。煤煙中所含有的硫、磷等有害雜質,會滲透到鐵器當中。
“什么是焦炭?”曹信問道。
李岌給他解釋了一遍,就是和燒木炭一樣,把煤放進炭窯里進行鍛燒。
曹信有些不能理解李岌所說的方法,用石炭來燒成焦炭,似乎是多此一舉。
“這樣會增加成本,另外還需要建造專門的炭窯。”曹信說道。
“炭窯就建在石炭礦附近,并不會增加成本,而且這煤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會損害鋼鐵的各項性能。你們按我說的,具體試一下,對比之后不就知道了。”李岌說道,“另外,這冶鐵監要搬遷到那河岸邊上。你回去就擬個章程出來,這攔河大壩要快點動工。”李岌指著山腳下的磁窯河說道。
在后世,由于水土破壞嚴重,交城磁窯河近乎干涸,在這個時代,似乎看起來河里的水量還算是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