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奇怪的培訓老師
占據兩頁內容的培訓老師介紹,第一頁描述了培訓講師的人生經歷和背景,第二頁則是這位老師曾經服務過的企業及個人對他的反饋和感激。
其實把開頭兩頁的內容做此安排算是最常見的培訓課件設計方式,只是這一回,徐龍所見的這兩頁內容,反差之大,實在讓他難以置信,更覺得這培訓老師有一種自我炒作和名不符實的嫌疑。
因為第一頁的背景介紹,說的是這位名為王貴的中年培訓老師在步入培訓行業之前,居然是一位幾乎等于一事無成的普通人。
不僅普通,似乎運氣也特別背。比如在家務農,他家的作物不僅產量要比別人的低許多,而且一旦出現災荒和病蟲害,那些病害仿佛是故意找茬一般,總是最先在王貴家的田地里落腳。
于是務農不成的王貴迫于生計只能出門打工。
可是打工期間,他也是被各種工廠、工地嫌棄。也不是說這位王貴老師干活不賣力,反而是因為他太過刻意地想要表現自己,總喜歡將自己的勁頭全部撲到工作上,可是結果呢?多做多錯,殘次品一大堆,進度反而不能與別人相匹配。
所以幾年下來,不僅錢沒有賺著,得罪的人卻有了一大堆,甚至連個對象都沒能找到。打了四十多年的光棍直到有一天進入了培訓行業,卻從此聲名鵲起,鼓舞和激勵了越來越多的人,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得到堪比脫胎換骨的變化。
介紹的最后總結是一句雞湯廢話:金子不發光,是因為你沒放對地方。天選的王貴老師,也擁有迷失的前半生。
“一個幾乎沒有任何管理經驗,一事無成的loser,怎么可能在短時間內成為培訓行業里的翹楚?”
這是徐龍看過培訓老師簡介之后的第一個疑問。而且看簡介的套路,首先給培老師安上一個失敗者的外殼,然后在走投無路之時突然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從此一改頹勢,實現人生價值,走上事業巔峰。這路數,妥妥的成功學騙子嘛。作為在商場浸淫多年,本身也是正規高等學府出身的老板曹志文,怎么會相信這樣的一個培訓老師呢?
培訓老師簡介之后,是第二張的反饋和感激。
因為對這位老師有了第一印象,所以對出現在這張當中的內容,徐龍才會覺得太過出乎意料,甚至有些夢幻。因為他看到的內容都是清一色的對王貴老師的吹捧,什么:
“聽老師一席話,勝打十年工。”
“老師那非比尋常的人生經歷,豐富了我們對人、對企業以及對人和企業之間關系的思考,幫助我們提煉了人生的意義,也讓我們有幸通過老師找到了做人做事的真諦。”
“看簡介以為老師是成功學騙子,聽課程才明白老師是奠基人文思想的當代哲人、偉人!”
還有更夸張的說法:當年佛祖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證道,如今王貴老師帶著我們在繁華都市里領悟生命真諦!
當然,也有簡單的數據展示,如什么在遇到老師之前,企業發展不暢,營收徘徊不前,遇到老師之后,生意馬上突飛猛進,營收從之前的難以破億到如今直往十億而去,并隱隱有成為行業翹楚的勢頭。
看著這些吹噓,徐龍實在難以將他們的吹捧對象與前面的老師簡介聯系在一起,這些夸張之極的內容哪像是別人給的反饋?徐龍更愿意相信這就是那位王貴老師的自我標榜和吹噓,根本沒有任何的可信度可言。
可是徐龍又不得不信,在他拿到這些資料之前,吳婕早已根據反饋頁面顯示的人或公司的信息對這些人和公司進行了回訪,獲得的答復居然與課件當中別無二致,更是特意詢問了老板朋友的公司里參與過培訓的人員,評價還是不吝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