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情能力影響的范圍有多大?
二、共情能力的影響可以持續多久?
三、借用其他通訊工具,不采用面對面的方式,是否也能產生共情的效果?
四、共情能力的作用對象,除了人類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物種?
對于疑問一,從王貴將它作為培訓工具使用,以及今天晚餐時一不小心的施展,至少已經能夠得出這是一個可以一對多的能力,只是這個能力的邊界暫時還未可知。不過這一點,倒可以找機會進行嘗試,比如參加一些演講組織或比賽,甚至在良悅公司內安排法律知識的講座。
至于疑問二,徐龍回憶了受過他的共情能力影響的對象,最開始是在匯海物流園區附近的快餐店里遇見的夫婦,然后是在吸煙室的梁凱,以及飯桌上的沈如冰三人。
快餐店的夫婦沒有留下聯系方式,但徐龍為他們介紹了工作,所以后續如何,只需要關注他們在通達公司的表現就可以。
然后是沈如冰三人,不過他們受到共情能力的影響完全屬于意外,而且之后也用共情能力進行了挽回,如果現在繼續冒然求證,不僅突兀,更容易引起誤會,所以不如直接放棄。
最后,就只有梁凱了。他是徐龍主動為之,而且結束時也留下了繼續溝通的伏筆,所以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于是,打定主意的徐龍也等不到隔日嘗試,直接就從口袋里掏出手機,編輯了一條微信就給梁凱發了過去:“航班的事情,不要忘了。”
******
收到徐龍微信的時候,梁凱開著車,正等著一個紅燈。
他拿起手機看了一眼信息,立刻就給徐龍回了過去:“放心,等我消息。”
“開車呢,不要玩手機。”坐在副駕駛上的王穎看見梁凱快速地回了消息,當即搶過手機,提醒注意安全之后,也看了一眼信息的內容。
“航班?你和徐龍之間還有航班什么事?”王穎看了聊天記錄之后,不解地問道。
“哦,沒什么,就是幫忙打聽下情況。”梁凱沒有透露,只是簡單地回了一句。不過他的話鋒很快轉變,開始向王穎詢問起徐龍在大學期間的情況,“你和徐龍是同學,我問你,他是不是一直很有魅力,口才很好,而且還有很高的威望和信服力?”
“徐龍?他?”王穎不解地看了一眼梁凱,“你怎么會問他這些。他哪有你說的這么好,他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大學生。如果說真有些什么不一樣的話,大概就是大一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心血來潮和劉磊一起弄過一個學生社團,也就是那時候,我們之間的關系才變得好起來的。只是后面那社團經營不善,沒有長期留存下來。可是在那期間,以及后面的幾年同學生涯,也沒有發現他有你說的這些優點呀。再說了,如果徐龍真的這么優秀,也不至于和小沈之間斷了這么久的聯系,直到現在才重新走在一起。”
“真這么普通嗎?”梁凱琢磨了一句,他覺得有些說不通。因為自從與徐龍在吸煙室里聊了一通之后,他的心里一直裝著航班的事,而且還有絕不能讓徐龍失望的決心。
梁凱琢磨不透,習慣性地從位置旁的杯槽上拿起一根香煙,咬在嘴上之后,突然又似想起什么,打開車窗直接將香煙扔了出去。
“怎么了?”王穎奇怪地看著梁凱的舉動。
“戒了。”
王穎圓睜雙眼,一臉難以置信。
ps:各位書友,如果覺得本書還可入目,希望可以不吝手中的票票、收藏、投資,以及書單推薦哦,你們的反饋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是我持之以恒的精神食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