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想的家里一直有兩位仙人坐鎮的想法沒能如愿實現,元始天尊在楊府待了兩年后便離去,而元始天尊離開后的第二年吞鬼也說自己神職在身一直在楊府也不方便便也離開了楊府。
楊元在元始天尊所在的兩年里只學到了吐納日精月華的本事,至于其他的元始天尊只和他講道理,元始天尊讓他以吐納之法為基,其余的要以自己從道理所悟來修行,方能成就己道。
時光荏苒轉眼十歲的楊元也變成了二十五歲的老光棍,前兩年楊老爺和洪氏相繼逝世,只懂吐納之法的楊元怎么也阻止不了自己父母壽元耗盡逝世的事,而熊貓二人因為有元始天尊的吩咐更是什么都不敢做,元始天尊曾言楊元只有經歷人間常事才能走向己道,不然難有作為。
經歷了父母相繼去世原本以為父母會陪伴自己直到永恒的楊元才醒悟生命的脆弱和短暫。而如此脆弱的人類卻總是忙著操心別人,明明沒有力量卻總是拼命的想要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
楊元沒有因為自己父母的去世而悲觀著嘆息著,這樣什么都做不了,只會停滯不前,這種事情死人也可以做得到。
他也沒有恨元始天尊不將成仙之法直接傳給他,那兩年的時間元始天尊已經將所有基礎交給他了,也講道兩年,而接下來那么多年的時間自己沒有悟出什么這只能怪自己沒事在鉆研記憶里那些爛七八糟的東西。
楊元遣散了大部分的下人,只留下幾個可以做事的,把大部分家業送給了繼承家業的好友宋琦,順便讓他幫忙照看著。而遣散那些人后楊元自己踏上了周游四處的道路,洪荒之大兩年的時間楊元便是玉國和夏國都沒能游完,一路上楊元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悟記錄,再以少時自己做的決定以公羊思想為基礎核心著成自己的學說。
因為公羊派是儒家中的一脈,楊元的學說自然包含了些許儒家思想,而這一路上楊元也沒有少宣傳自己的學說,而當他人聽聞楊元所說的三世說,社會興衰就是不斷的亂世到升平再到太平周而復始不斷循環,想要結束這個現象就要天下大統為一國這些想法時就覺得他是個傻子,再到他說百世之仇尤可報也時就覺得這個人不僅傻還是個瘋子,別人報仇也就延續個兩三代就結束了,這個倒好只要能抓住機會報仇千百世后的子孫也可以報之前祖先的仇。
而為了報仇和防身又有了君子當佩劍,不佩劍便是愚婦的話來。這里的愚婦非看輕女性,而是指在外總有遇到危險的時候,比如遇到想法不一樣的少不了打一架,那沒有武器防身怎么行,而且學說里面的復仇也是個事,復仇沒有武器怎么行,那不就是把自己置身于險地,這和那些只會在街頭巷尾說人閑話的蠢貨有什么區別還讀什么書學什么道理。
至于為什么選劍,從前世到今生他手里能當武器的也就劍了,不選劍選啥!而楊元的學說里又多了一門防身的劍術!
楊元還提倡造化天地為天地做貢獻,從而讓天地變得美好,天地將反饋福源給造化天地的人,楊元留下了一些比較常見的方法那就是改善水道,改善山脈或者創造有利事物。
世人只覺得楊元的學說有好有壞,壞的比較多,所以楊元的學說得不到流傳,就算有人聽進去也是摘了其中些許罷了。
今日楊元又拜訪了當地有名之人與之交流了自己的思想,結果又是一個把自己當做瘋子的人,楊元嘆了口氣拱手讓對方不用送了。
楊元帶著長不到的熊貓和狻猊這兩個家伙所變的狗往田野走去,順著田野旁的流溪毫無目的地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