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制造這些機械自然需要招聘技術工人。
正要準備機械開耕的蒼梧農場也是一樣,需要招聘農場工人。
眼下蒼梧農場與統明機械還沒有人事管理方面的負責人。
在陸遠同意后,蘇雨晴就直接著令姚薇臨時擔任兼任起農場與新機械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主管一職,著手開始招聘人員。
因為姚薇有自己的人力資源圈子,甚至還有許多大學好友從事著獵頭工作。
所以,如果說陸遠這些人想要聘請個管理人才很有難度如大海撈針一樣的話,對于姚薇而已,則根本不是問題。
沒多久,姚薇就聯系到了五六位愿意出國來蒼梧島擔任人力資源部總監的國內白領。
之所以是招聘來自國內的白領,這是陸遠的指示。
對于陸遠而已,他的蒼梧島現在還沒有居民。
但他知道,自己的蒼梧島要想發展起來,肯定要接受外來移民,自己一個人住在這里肯定不行,畢竟人類是群居動物,他需要為他服務的人。
而陸遠自然更希望來他島上的外來移民是自己一個族群的國人。
所以,陸遠要求海島新的居民須以高素質的國人為主,且必須以中文為母語。
當然,這也不是說,陸遠不希望接受其他族群的外來移民,但他對于其他族群的外來移民的要求則肯定要高一些,要求是得了諾貝爾獎的有些過分,但至少也要是名校畢業生吧,最低的要求也得是熟悉中文、熱愛華夏文化,最好骨子里就已經是國人。
至于原因,自然是因為這里是陸遠的家園,陸遠想讓自己的家園滿足自己的要求也不為過。
所以,他對內政部招人的要求是優先錄用國內的高素質人才,其次才是是會中文熱愛華夏文化的高素質異族人。
這也就導致以后蒼梧島基本上與國內無異,和馬六甲一富裕小國一樣。
海島建設接下來最為需要的是一批藍領技術工人。
因為陸遠有金和機械這么個大規模的國內民用機械企業,所以也就沒那么難。
陸遠直接讓易云湖和姚薇回了一下國,在金和機械總經理魏良超的幫助下,招聘到了五十位愿意出國的技術員到統明機械進行工作。
這批技術員里有工齡二三十年的老師傅,也有剛畢業的大學生,但以只有幾年工齡的年輕人為主,畢竟年紀大的也不太愿意出來闖蕩。
但有了這一批技術員,統明機械的生產也正式開始。
機械零件由金和機械直接提供。
易云湖既是統明機械的合伙人又是金和機械的合伙人,自然也不敢厚此薄彼,很快就以統明機械CEO的身份與魏良超簽訂了第一筆大單,全身關于農業機械零件供應的大單。
這里面甚至包括比較大型和高技術要求的農用機械零件供應訂單。
因為陸遠在此期間,已經利用自己是蒂森克虜伯大股東的身份,讓蒂森克虜伯的運營總監米蒂與魏良超達成了合作,表示愿意為金和機械提供一些高技術要求的機械材料。
甚至,蒂森克虜伯之所以愿意與金和機械合作不僅僅是因為陸遠是兩邊的大股東,更多的原因其實是蒂森克虜伯也需要賺錢,他是賣機械材料的供應商,自然需要擴展新的客戶。
金和機械在得到蒂森克虜伯的機械材料供應訂單后,就有了生產更優質機械零件的能力。
很快,金和機械在擁有統明機械的零件供應訂單后,還有了需要機械零件的其他客戶找上了門,畢竟現在所有的下游機械制造業廠家都知道金和機械和蒂森克虜伯合作上了。
而金和機械的經營狀況因此大為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