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陸遠名下產業在民事方面的管理體系算是更加完善的建立了起來。
最高決策機關是董事會,然后,具體屬于中央即董事會的執行機構則是規劃部、內政部、事業部。
而真正代表最高權力的就算董事會的執行董事會。
不過,因為陸遠這開的是公司,而不是被民眾選出來的官府機構,陸遠是整個體系中的獨裁者。
所以,沒有所謂的投票選舉,執行董事會的執行董事數量也沒嚴格要求必須是奇數。
因為陸遠的公司充當著的不僅僅是企業管理的角色還有行政管理乃至軍事斗爭的角色,這與地理大發現后一些西方國家的東印度公司一樣,所以,陸遠的公司不僅僅只有民事管理制度,還有軍事管理制度。
但對于軍事管理制度,陸遠現在還沒有暫時確立具體的軍事制度。
現在的陸遠只是讓曉櫻負責替自己管理軍隊。
而且,曉櫻還不是執行董事會成員,這是因為,陸遠打算把軍事和民政分開,而陸遠本人自然既是最高民政首腦也是最高軍事首腦。
當然,陸遠打算以后讓曉櫻在蒼梧島建立自己的雇傭兵武裝。
畢竟陸遠也不可能一直等系統獎勵軍隊,他自己也得以簽到獲得的軍隊為基礎建立雇傭兵武裝。
畢竟以后要維護整個海島乃至文濟王國的統治秩序,自然需要更多的武裝力量。
而要建立雇傭兵武裝,自然是需要很多錢的。
這就需要陸遠在民政方便賺取更多的利潤。
所以,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簽到成功,簽到獎勵一座海港。”
這一天,在陸遠簽到的時候,他簽到獲得了一座海港。
這個無疑讓陸遠感到很高興,畢竟他的內政部正打算在蒼梧島建立一座港口城市。
而建立一座港口城市自然也沒有那么簡單,首先是選擇規劃出一個絕佳的地理區域作為港口城市建設地,其次,自然是如何吸納人口與貿易公司。
陸遠和他的內政部才剛剛只是確定了在楊柳河入海口一帶的三角洲地區建設出港口城市。
但是,如今系統直接獎勵了一座海港,而且也是在陸遠和他的內政部本來的規劃建設港口城市的這一個地方,這樣一來,自然也給陸遠與他的內政部剩下了不少精力,陸遠開發建設海港的速度自然也快了些。
陸遠特地帶著蘇雨晴等內政部的一批高管在這一天來了這里。
“海港的基礎設施都是現成的,現在工程局需要做的就是海港周圍建造倉庫、居民區、還有商業區以及工業區,另外,就是招商引資,我給顏露打個電話,讓她負責的遠方國際,準備入駐這里。”
陸遠說著就又道:“這座海港城市就取名為海城,現在我們需要任命一位海城市的市0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