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一戰,易星寒受制于淺水清,他歷盡艱辛才得以回到止水,一路所受辛苦難為外人所道。
這其中幾多滋味,因那份拳拳愛國之心,到也忍受得下,惟有一個問題徘徊心頭,始終卻之不去。
那就是淺水清在離開時對他說過的話。
他說:大梁三分,皆因止水開國君主羽滄為一己之私,害天下以謀私利。最終導致曾經強橫一時的帝國四分五裂,至今還戰亂不休。
對他這樣一輩子受忠君愛國教育的人來說,這樣的侮辱比殺了他還要令他難受。
回到京遠城后,易星寒越想越覺得有問題。他出身書儒之家,對止水歷史也頗多了解,每次痛恨淺水清之余,就忍不住想,如果事情真得象淺水清所分析的那樣,又會如何?
這個念頭在心中徘徊繞去,竟始終散不掉,最終他克制不住心中的狂想,開始調查所有的歷史書冊,以期從中找到答案。
對他來說,他一直想找的,或許是自己的國主并沒有這樣做的證據,可最終的發現卻令他大吃一驚。
從大梁旱災,賑災糧被劫,到羽滄鍪海起兵,其間可查的時間,地點,發生的各種事件,結合當地的生產狀況和生活情況,幾乎都可以分析出這樣一個結果,當年所發生的一切,其實正是羽滄的陰謀。
他借大梁國內草原王蒼黎與陽泉公爭權,內爭不休之際,悍然起兵,明為靖難,實為謀反,最終使得大梁帝國崩潰。
大梁內亂后,各地爭戰不休,其中最強的勢力就是草原王蒼黎。
最終,蒼黎幾乎拿下了原大梁帝國的一半國土,建天風帝國,而羽滄和陽泉公則各得了止水領土與驚虹領土,各自依仗地勢天險,據天風人于重關之外。
易星寒是個聰明人,但顯然太年輕不懂時事政治。
在他發現了這些問題之后,他竟然沒有將其埋藏在肚子里,而是借著酒醉之機,說給了自己在軍中的幾個好朋友聽。
結果消息竟傳到了三重天總領軍抱飛雪的耳中。
抱飛雪驚得差點成了抱飛魂。這件事后果實在非同小可,嚴重起來甚至可以毀滅掉整個國家。
作為一個國家的開國君主,其形象通常總是被神化的。一旦這種形象被打破,碾碎,被人踩到了污泥之中,那么對一個國家帶來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整個國家的國民意志,戰士們的戰斗精神,被灌輸過的忠君愛國的思想,都會受到極大的威脅和動搖。
而如今,一個可以用史書上的分析來打破其形象,并被證實不是謠言的故事,就在這個戰火紛飛,受到敵國重兵威脅的時候,出現了從內部散開的萌芽,并最終可能徹底地顛覆這個國家。
多年來,天風帝國多次攻打止水,都聲稱此為大梁內戰,要求三國重新一統,所謂侵略止水一說,從不存在。口號永遠都是:收復止水,或大梁五省--盡管他們自己都不再以大梁自居。
如果不是周邊各國害怕再出現一個強大的帝國,對自己有威脅,屢次出兵干擾天風,不許他們重兵進攻,只怕止水人早被滅了無數次。
而現在,易星寒等于送給對方一件強有力的武器加以利用。有了這個消息,天風人師出有名,止水人不戰自潰,周邊眾國不得再輕易插手,這一系列的災難性后果,都有可能因此消息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