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洪天啟命令傳下,指揮旗幟飄展,前線基軍官立刻接到指令,指揮部隊變陣。
兩支旅隊刷的分左右撲向護門墻后的道口。
護門墻后上有鵲臺,大約有近百名止水士兵在上面不斷向著下方投射冷箭標槍。他們與墻下士兵交相射擊,互換生命。
隨著拆遷工程的加快,墻基逐漸動搖,景深門前的這道護門墻眼看就快保不住了。
景深門的護門墻數天前剛被拆過一回,如今修補尚未完善,已經在遭遇又一次拆遷了。算起來,它也不知被拆遷了多少次,隨著攻城節奏的加快,拆遷力度的加大,它最終將會徹底崩塌,連接受修補的資格都失去。
這場攻城大戰就象是一場拆遷辦與釘子戶的大決斗,你方補罷我再拆,總予人無窮無盡的折磨之感。
最終到底是拆遷辦大獲全勝,橫掃全場,還是釘子戶屹立關口,不動如山,在這場大戰完全結束之前,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切答案。
。。。。。。。。。。。。。。。。
戰爭,以人為本。
抱飛雪歷來都很相信這句話。
曾經教導過他的恩師告訴他,再多的城市,沒有足夠的士兵,都好象一個不設防的女人,惟有任人擺布的份。
所以,抱飛雪的守城特色,歷來以殺傷敵人為主要手段。
他在防御戰中的反擊力量尤顯凌厲,總是能在別人想不到的地方,看不到的角落里,進行著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打擊。
這種神出鬼沒般的攻擊方式曾令他的敵人大感頭痛,而在這種高速攻防轉換中,起著重要調節作用的抱飛雪,就是一個有絕對實力的指揮家,把一切節奏牢牢控制在掌握之中。
城頭上,抱飛雪看著三千戰士正孜孜不倦地干著拆遷工作,試圖為大軍正面攻擊城門打開一道缺口,不由發出一聲嘿嘿的冷笑。
他左手做出一個用力下斬的動作,身后碧空晴大喝:“出擊!”
下一刻,戰場上形勢陡變。
首先遭到敵方強力攻擊的,不是正在掩護進行拆遷大業的兩支千人方陣,而是兩支堵塞墻口防備敵人出擊的虎豹營的兩支旅隊。
當墻后兩側赫然出現多輛有著巨大尖刺擂木的大車時,戰場外的諸將同時變色。
那一刻,就象是云風寒在紅土崗上看到了百弩連機的心情般,驚愕中帶著憤怒。
沖鋒車!
沖鋒車,一種載有巨大擂木的巨型車輛,其主要用途為攻堅,比如轟擊城門,摧毀城墻。但是本身并不牢固,極易摧毀。
作為攻城方的天風軍并沒有城墻或城門可供沖鋒車發威,而抱飛雪的目的,卻也不是用來摧毀敵人的城墻。
他是在利用沖鋒車自身巨大的沖擊力量,來撞擊重裝部隊的鐵壁防線,為后路騎兵的出擊做準備。
沖鋒車的驟然現身,在第一時間里為戰千狂響起了警號:抱飛雪要還擊了。
命令兩側衛隊后撤的旗令剛剛發出去,多部沖鋒車已挾著巨大而澎湃的力量狠狠地撞向那些把守通道的重裝戰士。
排山倒海般的力量撞擊在戰士們的身上,筋裂骨折的聲音甚至可以傳到后方督戰的地方。士兵們噴出大口的鮮血,身體倒飛,陣型頃刻間散亂。
發動攻擊的沖鋒車一力前沖,將鐵壁陣穿了個透,推動大車的止水戰士轉眼間便被左右兩側的天風戰士砍了個稀爛,然而下一刻,大隊的止水的鐵騎洶涌而出。
正是飛雪衛!
雪亮的馬刀揮舞出凌厲的刀光,長矛吞吐出刺人的寒芒。他們沖散天風人的防御陣型,轉而向護城墻下的士兵殺去。護城墻上的守護士兵也同時展開了猛烈的攻擊態勢,其攻擊力度竟比之前大了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