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心而論,南無傷為人雖陰險,但的確有幾分真材實料。他這番話,說得很有道理,也符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令大家不得不慎重對待。
到底是響應陛下號召,立刻全軍強攻,還是繼續原先的策略,穩扎穩打,這令大家頗費思量。
那個時候,淺水清也在奇怪。南無傷這樣建議,到底是為了愛惜軍士性命,情愿用時間來換取低傷亡,還是仇恨自己,知道自己在皇帝面前立下了保票,才故意用拖延時間的方法來借皇帝的手懲治自己?
或許兩者都有吧。淺水清想。
景深門一戰實在是給大家的心頭蒙上了太多陰影,抱飛雪的表現陰毒狠辣,讓太多將軍無法忘懷。
沒人敢說,抱飛雪以后還會不會有更厲害的后招拿出來。
而下一個后招,或許就再無法破解,或許死亡的,也再不是九千戰士,而是九萬戰士了。
淺水清想到這,眼前突然一亮,他隱隱地似乎抓住了什么問題的關鍵。
軍事會議上,眾起紛紜,每個人都在發表各自的看法。但是顯然,南無傷的看法是深入人心的。
蒼野望,大體上算是個明君。他在暴風軍團主事的時候,就曾經顯露過卓越的軍事才華,是以才能被后來的將軍們尊稱為野王而不名皇帝。但正因為是明君,所以將軍們只怕事情做得不夠好,不怕抵觸自己的君王。
蒼野望的嘉獎令,可以視作是對大家發起的強攻令,也可以將其簡單的看成為一種鞭策。
倘若軍部諸將認為不宜強攻,就會自動地把這份嘉獎令的性質轉變。
畢竟這不是明令詔書,也就說蒼野望雖急著要下城,卻還是把怎么拿城的方法與權利交在大家手中的。
因此,會議在討論中逐漸傾向于南無傷的觀點也就不在稀奇了。
那個時候,大家都在討論,惟有淺水清一個人在悶頭沉思。烈狂焰的眼神,從這個人的身上跳到那個人的身上,跳來跳去,終于還是落在淺水清的身上了。
“水清,你在景深門一戰的表現不錯。你對是否應該展開全面強攻京遠城,有何看法么?”
這是第一次,烈狂焰在正式的軍事會議上,詢問淺水清。
也是第一次,淺水清在正式的軍事會議上,表達自己看法。
這第一次,總是最重要的一次,也關系到淺水清自己的計劃能順利實施的一次。
。。。。。。。。。。。。。。。。。。。。。。。
一個簡單的問題,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淺水清的身上。
這個從軍時間最短,立下的功勞卻已經寫進天風史冊的年輕人,他雖年紀輕輕,資歷淺薄,但是他的智慧和非凡的指揮才能卻早已令眾將深深折服。而現在,他更是紫心勛章的得主,官位雖卑,身份卻尊。
所以這投來的眾眼神里,有羨,亦有妒。
淺水清微微抬了下頭,原本翩飛的思緒在這刻被這一句話重新扭轉了回來。
然后,他輕聲說道:“景深門一戰,是我第一次和抱飛雪做正面接觸。必須承認,這個人用兵如神,算計良多。那條斷我歸路的深溝,更是設計精妙,令人匪夷所思。但也正是因此,讓我產生了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