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城墻,也叫中墻。
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城市建設中墻,是城市防御的一個常用手段。它的目的主要就是用來確保敵人突破首度防御后,無法形成一點被破,全面崩潰的局面。擁有了二道防護墻的守城方,就某些方面來說,只有城墻還在,其防御措施就依然能發揮他們應有的力量。
不過一般來說,當來犯敵軍突破首墻進入中墻階段時,很多城市就已經失去了防御的大半力量。其后態勢往往是一沖即垮。這主要和士氣人心有關。進攻方能突破第一道,自然有信心突破第二道。而防守方守不住第一道,自然也就守不住第二道。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分析,這個分析從直接效果上來說,決定攻守雙方的士氣漲跌,從間接效果來說,決定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興衰滅亡。
只是京遠城,顯然還不是這樣。
對此,抱飛雪有足夠的自信。因為相比首墻,京遠城的中墻擁有更加牢固的防御力量和防御手段。
京遠城的中墻,與首墻間隔大約有五十米的距離。這段距離對很多攻城方來說實在是過于漫長了一些。
定武門中央的跑馬大道,已經被抱飛雪用塞門城堵了起來,將左右兩側分隔的墻頭重新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在這個整體之上,無數止水戰士屹立墻頭,不停地向下方射出奪命的弓箭。
天風戰士們源源不斷地從定武門城門進入,卻一批又一批地倒在對手的弓箭齊射下。
城門,為天風軍提供了進入城內的便利,卻也破壞陣型,削弱防御。這使搶先進入的大批戰士受創嚴重。
幸好他們還有熊族武士的存在。
淺水清的命令,使大量熊族武士呆在城頭,不可進攻,這便得以保存了大部分有生力量,不必冒著箭雨沖鋒從而無謂的犧牲。不過他們在城頭上也不是無所事事什么都不用干。
此時煙霧依然在繼續,卻已經淡了許多,視野也隨之開闊。火流星早停止了拋射,干草也基本燒盡,只有少許地方還有殘留的濃煙,卻已無法遮擋全部視線。
熊族武士們按照淺水清事先的吩咐,在這番雷霆暴擊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搶奪城門處擺放的四十具八臂連環弩,以防備敵人的反撲。
八臂連環弩,是京遠城巧匠打造的一種守城利械。它比一般的重弩更高,更大,更具備殺傷力。
其弩臂約有三米長,被定在一輛可活動的弩車上,拉滿弓后可射出四百米以上的射程,具有極強大的破壞力。
弩臂上通常搭有二十支粗如手臂的重弩,一但展開,可通過不斷拉伸,連續放出強弩,殺傷力驚人,只是準星欠佳。其主要用處,并不是用來狙擊敵后方大將,而是用來強攻堅陣,破其鐵壁防御陣型,為己方箭雨攻擊創造條件。
用來對付攻城塔,也是極有效的工具。
淺水清的煙霧陣,使得當時的八臂連環弩由于視線不清而失去作用。但是在天風軍大批登上墻頭之后,煙霧逐漸消散,視野漸漸開闊,八臂連環弩的重要性便再次凸顯。
而熊族武士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分成若干小隊,強行搶奪這些重要的守城器械。
然后,他們將這些可怕的弩弓反轉對準了對面的中墻墻頭。
從沒人見過熊族武士使用攻城器械是怎樣的,甚至連熊族武士們自己都不知道。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貼身戰斗。
但是這次,所有人都看見,并為自己的所見而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