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上的布局再精妙,永遠比不上一次戰略性失誤。
一次的戰略失誤,很可能需要十次百次的戰術勝利來挽回。
淺水清由于忽略了易星寒這個因素而導致了被困大梁城,可以說是一次戰略失誤,但同樣的,易星寒也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
沒有人會想到,淺水清會棄守大梁城,決定突圍出去。
就如今這個時代的戰爭特色來說,突圍就意味著失敗。
淺水清這個人,自出道以來,還從未品嘗過失敗的滋味。一般常勝不衰的人,在心理上習慣了勝利的定勢之后,即使是在面臨了再大的困難,也絕不輕言放棄,而是會選擇拼盡所能去爭取勝利。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也舉不輕言失敗,永不放棄,這正是一個名將的基本質素要求,是他們共有的最大長處,但是正如淺水清說過的那樣,一個人的長處,往往就是他的短處。
死不認輸,抗爭到底,有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固然可以帶來奇跡般的勝利。可戰爭不是僅靠精神和意志來打的,在該認輸的時候不認輸,死戰到底,一旦無力回天,就是全軍盡沒的結局。
在和姬若紫的談話里,淺水清徹底認清了一個事實,繼續在大梁城守下去,他只有敗亡一途。他終于跳出了自己原來的思路,將自己置身在一個更高層次的界面上,就是立刻認輸,準備突圍,以圖東山再起。
因此,所謂的戰略戰術,最終都是要因應時局的變化,順勢而為者,常勝不衰,逆勢而上者,惟敗而已。
當淺水清決定突圍之后,易星寒等人的戰術布局便出現了重大的思維漏洞。
千算萬算,算過淺水清對護民軍攻城的諸般回應和可能采用的種種手段,甚至連他可能訪效抱飛雪的手段縱火焚城與敵同歸的手段都做過考慮并制訂出相應的應變計劃,惟獨就是沒有想過這個家伙竟然會棄城逃跑。
而他的這一手,正擊中護民軍的思維軟肋。易星寒等人自以為已經研究透了淺水清,卻沒想到人是可以進步與變化的。
對淺水清這樣為了勝利而不擇手段的人來說,這樣的行為實在是太過不可思議,以至于護民軍完全沒有相應的準備而只有臨場的應變。石容海重騎兵的全軍盡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付出的慘重代價。
雖然他們成功換取了淺水清進攻腳步的放緩和己方攻城部隊的調援,但是卻還是落在了淺水清腳步的后面。
對淺水清來說,一旦讓他重新掌握回戰略主動權,則這場戰爭就有半數勝利握在了他的手中。
當然,對如今的鐵風旗來說,突圍成功就是勝利。
。。。。。。。。。。。。。。。。。。。。
無雙的響箭射出后,大梁城中變化立顯。
淺水清突圍之時,本就沒把所有的士兵都帶了出來。
他留下了三百名戰士,他們的任務就是--焚燒糧倉!
大梁城內,濃煙滾滾,漫天的硝煙形成一條巨大的烏龍在天空中盤旋,咆哮出燎原雄威。
林中興大吃一驚,狂叫道:“星寒,大梁城糧倉失火了!”
易星寒驚得混身都在打擺子。
淺水清的手段雖然簡單,卻正中要害。
護民軍的人太多了,多到每天都在餓肚子。
他們固然是自己在尋找糧食,可是茫茫大地,僅靠啃草皮樹根度日又能支撐到什么時候?他們的人數眾多,一路走來仿佛蝗蟲過境,就算是樹也被吃光,草也被食凈。這些人固然是因為易星寒報國仇家恨的口號召集起來的,但何嘗沒有那物質上的刺激--大梁城里,有糧食。
商有龍把全國的糧食都運到大梁城等少數軍事重鎮之中,這里的糧食,別說喂五十萬人,就是喂一百萬人也夠的。
可是淺水清卻在臨走前留下了三百士兵四處縱火。
他們不僅在糧倉中縱火,甚至還在城門各處,少數居民點,以及皇宮等處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