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打是一回事,怎么打又是另一回事。
今天的鐵風旗,淺水清一言九鼎,只要發了話,那大家就一定會去拼命,但是大戰將至,基本的準備工作與綢繆計劃依然是需要的。
議事堂上,眾將侃侃放言,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各自的想法:
碧空晴說:“要下大梁城,就必須先敗護民軍,護民軍雖人多勢眾,但是其士兵良莠不齊,缺乏訓練。易星寒以為將武器和甲胄發給平民就可以當士兵用了,卻不知士兵若非經過訓練,根本就難堪大用。正面戰場與其決戰,只要我軍操作得法,完全可以大勝他們。”
沐血雖然是反對攻城的,但是淺水清既然已經做了決定,他也只有鼎力支持:“雖然我軍曾為護民軍敗過一次,但當時事出突然,我軍新勝而驕,察敵有所不慎。此番再戰,我軍有備而來,雖是以少戰多,卻依然還是有勝利機會的,只是必須針對其薄弱之處下手,切下手必須要狠。”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說起來,護民軍的確是一支問題重重的部隊,真要找他們的毛病,隨便都能挑出一大把來。
成立時間太短,缺乏訓練,缺乏資源,缺乏經驗,除了血性與人數,他們一無所有,但是當某些“除了”放大到一個足夠大的成面時,卻是可以將一切的不足都掩蓋下去的。
護民軍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盡管會議上每個人都在指出護民軍存在的問題,但他們知道,要想真正打敗這支部隊,其難度依然是大得很,要想針對對手拿出一套合理的作戰方法,依然有著太多的顧慮因素。一比數十的人數對比,可以讓很多原本精巧的計劃因為這龐大的人數差距而變得不那么容易實現。
為此,大家提出了一條條作戰方法。
楚鑫林道:“我們內部的細作穿回來的信息說:這次護民軍勞師動眾,兵員以數十萬計,然而終究只是權宜之策,因此易星寒已經開始準備裁撤一些無用人員了。拿下大梁城后,護民軍因其內部過于復雜出現一些劫掠行為,易星寒只能使用強力壓制手腕。這導致了一些護民軍戰士的不滿。收編了周之錦的三萬人部隊后,石容海與易星寒之間還為這三萬人的去留爭執了一場。最終石容海成功取得這支部隊的控制權。如今護民軍內部不穩,如果能挑撥石容海和易星寒之間的感情,或許我們會有機可趁。”
但是大家卻均搖頭認為不可能。每個人都知道石容海和易星寒關系有問題,但是這兩個人都不是傻子,誰也不可能在大敵當前就鬧窩里反,那是憑白便宜了敵人。要想離間這兩個人,讓他們自相殘殺,然后由鐵風旗漁翁得利,難度怕是比直接打下大梁城還大。
無雙也說:“咱們在大梁城里不是還留下了三百戰士嗎?我估計他們中還有不少依然混跡城內。一旦我軍戰開強攻,里應外合下,大梁破城就會更添把握。”
但是沐血立刻反對道:“大梁城不是京遠城,也不是北門關,不是三百戰士就可以輕易絞亂的。他們可以在戰爭順利的時候起到錦上添花的功效,更絕不能成為主戰力量。在我們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之前,輕易動用他們,只會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雷火傻呵呵的笑道:“實在不行,咱們就再撒銀子能成不?上次不就是這么出來的嗎?那幫家伙見錢不要命呢。”
大家便一起笑罵,說這種用過招數再用一次就不靈了。石容海他們肯定早有防備,絕不會允許這類事情再次發生。
一條條作戰方法就這樣從大家的腦海中跳躍而出,卻又一條條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