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商討合事宜,淺水清表示將親帶三百衛隊前往和周之錦洽談具體情況,并將地點選在了離兩軍距離都差不多的李家村。
李家村只是止水國中一個小小的普通村莊,但是背靠牛角山,極易隱藏伏兵。
周之錦天性謹慎之人,淺水清在信里說得越客氣,他就越懷疑這是淺水清的疑兵之計。當初大梁城突圍戰,就是由于他的旁觀,而導致了淺水清的失敗,這樣的過失和營救東光照等人比起來,根本無法同日而語。假如當初他周之錦贏了易星寒,坐擁重鎮大梁城,那么有著雄厚實力的他自然不會畏懼淺水清,可是現在實力大損之后,周之錦再沒有跟淺水清叫板的勇氣。
思前想后,周之錦決定還是親去李家村和淺水清談判,但是這一次,他帶了足有五千親衛隊,以保證安全。
2月1日,周之錦抵達李家村,卻發現這里已空無一人,淺水清顯然仍未到,周之錦頓感不安。
在等待一天之后,周之錦終于得到一個消息,結果竟是:在他離開不到半天之后,來自望天港的秘密特使就來到了周之錦本部大營。負責接見的是馮然,韓成和章秀易。
兩個時辰后,馮然正式宣布,舉軍投靠鐵風旗,其下兩萬八千將士再不歸周之錦指揮。
周之錦仿佛被打了一個悶棍,這才明白淺水清的花樣竟不是要活捉他,而是直指他的本部。
過于貪婪的心態,搖擺不定的性格,早使周之錦在軍中離心離德。繼何文等人背叛之后,馮然等人也相繼背叛,周之錦手下再無任何實力可言。
當天夜里,周之錦領兵鼠竄,在途經小林溝一帶時,卻被早就等待已久的鐵風旗戰士打了一個漂亮的埋伏。以一萬多精兵對五千潰兵,鐵風旗勝得毫無懸念可言。
至2月2日晨,小林溝一戰結束,周之錦的勢力徹底消亡于止水的土地上。至此,大梁城的周邊,又恢復成淺水清與易星寒兩強對峙的局面。
此時,中央軍團在三山平原上剛剛完成龐大的降軍整編工作,正準備一路開來。為了避免重蹈淺水清的覆轍,季狂龍已決心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而淺水清和易星寒在相繼瓜分了周之錦的實力之后,各自在軍力上相應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易星寒在進駐大梁城后,一直致力于軍隊改造和大梁城內治的問題中,盡管短時間內難以起到大的成效,但是短期內依然可見其一定成果。如今的護民軍,在經過易星寒的一步步發展壯大后,其兵力不下于五十萬人,去掉大部分的老弱雜兵,真正可用于作戰力量的約有近二十萬人。其中林中興和石容海的親兵隊各五千,何文等人又帶來三萬止水軍,這四萬人,成為護民軍主力,其余十六萬人差不多是當初的游散潰兵的組合。
而淺水清在打敗周之錦后,收編其下三萬兩千人左右的戰力,其兵力也終于達到了四萬余人的規模。
天風歷2月4日,在休整一天后,鐵風旗正式出兵,這一次,他們要和易星寒展開一次浩浩蕩蕩的大決戰,在中央軍團主力到來之前,搶先一步決定這座城市甚至整個國家的歸屬權。
2月5日晨,鐵風旗的首支部隊進駐大梁城的管轄范圍,鐵血天風旗,再次出現在大梁城守兵的視野之中。
一場為了這座國之帝都而進行的大戰,已經無可避免的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