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下令護民軍準備出擊。
可惜的是,傳達命令需要時間,護民軍的戰士還沒學會接受旗號傳令,他只能用傳令兵去傳令。
嚴重缺乏中基層指揮士官,上面的命令無法有效下達,這是護民軍的一個致命薄弱處。有時候一場戰役的勝負,往往不取決于指揮官的水準,而恰恰就看中基層士官。執行環節的薄弱導致出色的作戰計劃胎死腹中,本就是極正常的一件事。
護民軍人數龐大至數萬人,陣形延展上千米,不是你站在中間一聲喊,大家就能聽見你說什么的。必須通過多名傳令兵快馬傳訊才能清楚明確的表達出意思。即使是全面出擊,也包括了陣列出擊,前陣出擊,后陣策應,或部分留做預備隊,其余各種方式出擊等等多種變化。
所以在沒有接到完整命令前,一支軍隊最起碼的認識就是絕對不能擅自行動。
碧空晴之所以敢出兵和護民軍正面作戰,以少數兵力叫陣對手,不僅僅是因為護民軍組織紀律戰斗能力不行,他們的中基層士官更加缺乏。就算林中興能看出碧空晴的計劃,他的命令要頒下去,其執行的速度,力度,也要大打上一個折扣。
這一點,連藍草坡上的石容海正規部隊比起鐵風旗都有所不如,更別說今天這支雜牌軍了。
正所謂比試基本功,在這一點上,護民軍和鐵風旗比起來就是嬰兒與巨人的差距。
因此等林中興的部隊真正開始動作時,碧空晴的部隊已經瀟灑走過了戰場中軸線,開始了向著敵方區域的行進。
所以林中興也立刻明白,比碧空晴晚了一步的自己,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先消滅掉碧空晴的這四千防守部隊,然后再對戰場中央的己方戰士進行增援。
他能做到嗎?
至少現在,林中興還相信他能,畢竟他的手里,還有整整兩萬七千人的部隊存在。這是一支理論上足以摧毀一切抵抗的力量!
但是對任何一位優秀的將領來說,掌握住了戰爭的節奏,就等于掌握住了戰爭的勝利。
而現在,戰爭的節奏已經在碧空晴手中,一如當初他在駐馬店面對沐血的護糧隊一般。
。。。。。。。。。。。。。。。。。。。。。。。。。
碧空晴的這四千步卒,有一千是來自佑字營,一千來自荊棘營,還有兩千來自周之錦的降軍。
與藍草坡之戰相比,這一次碧空晴指揮下的軍隊,沒有甲車防御體系。這種車行動速度太慢,對長途與快速行軍不利,早在藍城時就被放棄。
而且用過一次的東西,將軍們通常不會再用,至少短期內不會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