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隊的存在,其目的是防止變化,留得少了,一旦情況有變,只怕回天無力。留得多了,參與戰斗的人就會少,對戰局所能起到的幫助也就會小。
因此,很多時候兩軍交戰,為留多少預備隊的問題,常引發領兵將領的頭痛。一些只知殺戮的莽漢型武將,就是那種提倡從來不留預備隊,一股作氣殺他娘的類型,其結果就是一旦情勢有變,動輒全軍覆沒。而保守謹慎的沙場老將們,則喜歡多留預備隊,因此在戰斗時,常常由于兵力的不及時投入,而給予對手可趁之機。
烈狂焰這一次,在戰場上先后保留了一萬五千名預備隊,其中一萬人,是用來做戰場支援的,他們的任務是在必要的時候,出現在必要的地點。比如左翼強攻時,出現了極大阻滯,烈狂焰就調了五千人過去幫助攻擊。而中央戰場出現危急狀態下的敗退跡象時,他又調了五千人過去協助防御。
然而自己和這五千烈焰衛,卻是再不可輕動得了。
這五千人,是戰爭最后的保障,也是烈狂焰手中的一張王牌,非到最后時刻,輕易不可以撒出去。
與孤正帆破釜沉舟式的進攻,一出手就盡派鐵衛相比,老元帥這一次,到顯得穩重許多。或許,第一次小梁河大戰,鷹揚軍團的覆滅,也給了所有人一個難忘的記憶吧。
打到現在,雙方的兵力數字其實沒有太大意義了。因為當戰爭進行到一定規模時,再多的人也不能對戰爭做出決定性改變,惟有新的情況,新的變化,才可以確定戰爭的方向。
然而,新的變化很快就要出現了。
。。。。。。。。。。。。。。。。。。。。。。。。。。。。
由于是在敵人的國土上行進,兩萬驚虹鬼騎其實是極為小心的,他們盡量挑選荒無人煙的道路行軍,一路馬不停蹄,但凡有人發現他們,直接殺無赦,不予任何人報信的機會。不過他們在速度上,卻還是不免落了無雙一籌。大規模的部隊行進,永遠不可能比同樣狀況下的個人速度更快。畢竟人越多,效率就越低,古今如此。
但就算是這樣,無雙要想趕超這些驚虹騎兵,依然費盡了所有的力氣。
幾乎是用生命在奔跑,跑到最后,馬兒早已經支持不住,無雙不住向馬兒體內灌輸內力,維持它的生命,只盼它能堅持,眼看著快要到達地方,那匹馬卻終于徹底累斃。
此時,無雙和驚虹兵已經站在了一條并行線上,有所不同的是,驚虹人在荒野,而無雙則在大路上肆無忌憚地前沖。
望著死去的可憐棗紅馬,無雙嘆息一聲:“對不起你了。”
然后他發足狂奔。
這是一次戰爭史上的生死時速,誰擁有更快的速度,誰就可以取得戰爭的主動權。
一場高質量的戰爭,有時不僅僅是一場整體素質的較量,同樣也不乏個人表演的舞臺。
個人英雄主義雖然不適合出現在戰場指揮官的身上,但對于斥候來說,有時卻恰恰是一種極重要的品質。
一名優秀的斥候,有時可以主導一場戰爭的勝負。
而今天,無雙便是如此。
遠方巨大的喊殺聲漸漸傳來,一路狂奔累得筋疲力盡的無雙知道自己終于來到了戰場上,他大喜過望:“啊!”一聲長嘯,狂喊起來,盡情抒發這幾天沒日沒夜狂奔后的激動情懷。
下一刻,他站在了烈狂焰的身前,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他。
驚虹人發現了第四條通往國內的通道,并且利用那條山道秘密運兵,從戰場的后方殺來,且馬上就要來到這里,這樣的消息就算是烈狂焰般山崩地裂也沉得氣的人也感到震驚無比。那個時候,他立刻做了一個英明的決定:“秘道之事先做為軍事機密,除我之外,只可告訴皇帝和淺水清,不可由其他人知曉。現在戰場上處于膠著狀態,一旦從戰場收兵回撤,必定會引發亂局,極可能導致大敗。鷹揚軍團的戰況不可重演,我們一定要穩住軍心,所以不能從戰場上調兵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