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三相,永遠是尚書省丞相之位最大,為三相之首,百官之尊,擁有人事任命,罷免,行政審查等權力。凡國之行政命令,哪怕是皇帝親筆下的手諭,丞相都擁有駁回的權利。這一點,與中國歷史上的三省六部制有些相同。
貞觀王朝的三省職權劃分則初步體現了現代化政治特征――分權原則。中書省發布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一個政令的形成,先由諸宰相在設于中書省的政事堂舉行會議,形成決議后報皇帝批準,再由中書省以皇帝名義發布詔書。詔書發布之前,必須送門下省審查,門下省認為不合適的,可以拒絕“副署”。詔書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頒布。只有門下省“副署”后的詔書才成為國家正式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這種政治運作方式很有點類似現代民主國家的“三權分立”制。
但在天風帝國,丞相卻是集發布,審查命令為一身的,因此擁有絕大權力。不過這種權力卻另有局限性,就是只能在尚書省范圍內執行,而不可以在其他兩部執行。但丞相同樣對其他兩部的行政命令擁有干涉和審查的權力。也幸好只是干涉與審查權力,否則淺水清即使隸屬軍務府也難逃南山岳的控制。
天風帝國的制度,是按照其工作性質進行劃分,相信的是業有專精,于中國古代一體大同的政治思想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但是不管如何,由此可見的是,丞相一職的權力之大,其實還是遠超御乾院的。
要歷明法付出御乾院兩個要職,換來自己做丞相,這對自私的人來說絕對是合適的。何況他在尚書省內可以安排四個要職,也不吃虧,但是對公孫石來說,他就虧大發了。
本來他是極有希望成為尚書省首腦的,畢竟他是前任丞相,不存在資格問題,甚至比誰都更擁有這份資格,但這還是需要淺水清的支持。如今淺水清對皇帝有救駕之功,他說的話,對蒼野望肯定是有影響力的。但是這次他一搞小動作,淺水清反過手來就給他一巴掌,淺水清要是明言反對,公孫石想上位就難了。
縱然如此,公孫石也是不甘心的,公孫石還是干笑道:“這個。。。。恐怕不太好吧。歷相在財院干了這許多年,早已做得相當出色,貿然調離,只怕他不太適合啊。”
淺水清笑道:“話也不是這么說,有能力的人,到了哪里都能發揮作用,我看歷相就很有這個本事呢。當然了,歷相終究不可以一直都身兼二職的,我看歷相離開后,這空缺下來的財相一職,就交給公孫大人您老人家不錯。你覺得如何?”
對公孫石,淺水清也不想做得太絕,總還是給他留了些余地。
但公孫石卻還是冷哼一聲:“淺將軍,我知道你目前正值皇帝欣賞,但是這畢竟不符合咱們當初說好的協議啊。老實說,如果淺將軍不反對,那么老夫有絕對把握,皇帝一定會同意讓老夫來出任丞相一職。畢竟老夫也是任過此職之人,正當合適呢。”
話里的意思明白不過,只要淺水清保持中立立場,他自有把握讓蒼野望將丞相一職交到他手里,也就是說,沒他的幫助,老頭也能起來,但淺水清要是明言反對,那就是正式和他為敵,這中間的性質就變得大不相同了。
這兩個人,到目前為止好歹還是盟友關系,雖為利益糾葛而扯皮,暗算,各搞小動作,但是絕不會接受把矛盾升級,成為正式敵人。這也就是為什么一聽到云霓受傷,公孫石立刻讓步的原因。但是要他不做丞相,屈居財相之位,他卻是大大不甘的,所以也要表明立場,捍衛自己的權益。他從淺水清里奪了權是不假,可淺水清回來后,要把屬于自己的那份拿回去也就罷了,偏偏還要附帶利息,還是屬于高利貸的,那老頭就無論如何不愿意了,所以拼著撕破臉,也要警告淺水清做事不要太過分。
淺水清淡淡道:“正如您老人家在我回來之前所做的,不也是不符合咱們協議的事嗎?”
“那時你不在,老夫沒法為你爭取啊,歷明法也不是好對付的,淺將軍應當明白。”
“可現在我回來了。”
“那你我便應攜手同心才是。”
淺水清卻吃吃笑了起來。
“那您老人家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