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清笑:“誰會安排幾千人去守個可能幾百年都不會有人發現的耗子洞呢?”
大家都哈哈笑了起來:“可這次,我們就要去鉆這個耗子洞了。”
“是啊。”淺水清意味深長道:“兩萬七千只耗子,夠他們驚虹人喝一壺的。”
“會不會有烽火傳訊?”
淺水清搖了搖頭:“我最擔心的就是有這個,因為那樣一來,只怕我大軍剛出秘道,敵人援軍就已經開始逼近了。但是考慮那邊也是山林,烽火傳訊及易引發火災,當不會有此準備,而軍鴿系統更不可能在山林中存在,畢竟之前不會有人在那里馴養軍鴿,因此更大可能就是軍哨傳音和飛馬快訊方式。如果是用警哨報警,那么就會一路設置傳哨點,工程浩大,且也容易為驚虹內部平民所發現,驚虹人嚴守此秘,想來也不會如此。所以應該還是利用快馬飛傳方式進行示警,要是這樣的話,只要我們及時干掉那里的守軍,應該問題不大。”
“為什么要把奇襲定在我們進入的第25天,時間會不會太長了些?要知道留在敵人后方的時間越長,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淺水清答道:“孤正帆并不是一個好騙的人,鐵風旗一旦展開進攻,無論他是否相信鐵風旗的目的是霸業城,他都不可能不加強后方防御。無法在進入之后立刻發動奇襲的我們,如果不想在孤正帆有所準備的情況下去碰硬釘子,就必須等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是因為,在歷史上從沒有一支突襲部隊,可以在敵人的后方潛伏到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空晴,這個問題或許你可以幫我補充一下。”
碧空晴笑道:“凡千里奔襲,繞后迂回者,最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就是糧草問題。輕裝簡從者,注定不可能攜帶太多食草。一般來說,十五天的個人攜帶是一個極限數字,再往上增加,人與馬都會不堪負荷。大陸戰史上,突襲戰耗時最長的,是目前的西蚩大帝國在二十年前由沙庫而倫家族創下的那場突襲大戰,八千名游牧戰士,只帶了十二天的糧食,卻憑借他們的堅韌與耐力整整堅持了二十一天,這是一個創記錄的數字。而最標準最教科書式的突襲戰,卻是前大梁帝國的李飛將軍書寫的,兩萬名騎兵,每人攜帶十五天的糧草,歷時整整十五天。當他們回到出發地時,正好將最后一口糧草吃完,其作戰效率可謂完美。順便說一句,上次我帶飛雪衛襲擊糧隊,帶的是十四天的糧草,我回到南門關時也是正好糧食吃完,可惜,由于突襲戰沒有成功,史上不會記載碧空晴的名字。”眾將同時呵呵笑了起來,他若成功,如今也就沒有淺水清了。“所以,我想淺督的意思就是,當我們堅守過二十一天這個目前已有的極限數字之后,即使孤正帆有所懷疑,他的后方防御,也會無可避免地松懈下來。因為從沒有人在后方能夠無聲無息地隱伏這許多時間。我想大概是為了防止這個家伙太過看得起淺督,淺督就又把數字又多加了三天。”
大家再一次大笑起來。
突襲或伏擊戰都是以隱秘為第一特性,所以注定不可能就地搶糧,只能帶多少糧食就吃多少糧食,也因此,歷史上的突襲戰從無長時間的隱匿與守候的,而這一次,淺水清要打破一個新的突襲記錄了。
“那我們憑什么能做到潛伏這許多天?”有人問。
淺水清豎起一根手指:“一:鐵風旗的雙馬是用來換騎的,而靈風血風兩騎則是用來負載的。二:我們和史上所有的突襲伏擊戰最大的不同點是,他們需要做到千里奔襲,繞后迂回等一系列復雜行為,才能完成伏擊,所以不可能負重過甚。而我們則只需要通過一條狹窄的通道。別人是千里奔襲,我們卻是只要百米奔襲就可以繞后,在不必考慮速度的情況下,我們有資格突破負重限制,大大增加負重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帶足兩個月有余的糧草。如果不是考慮到時間越長,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其實很想創造一個潛伏六十天的記錄.至于鐵風旗,則將只帶十天糧食,然后就地取糧。”
這一次,淺水清是真正打破了常規思考。
越是有所成就的將領,對戰爭的理解程度越高,也就越容易陷入一種思維的誤區之中。
突襲戰不可能在隱匿敵后一個月后發生,這幾乎是每名優秀將領的共識,惟如此,當這個常規被打破時,它帶來的后果才會是災難性的。實際上歷史上每一位出奇制勝的將軍,幾乎都是在某個方面采取了打破常規這種做法,在突破了某個人們認為不可能的障礙之后做到的。
孤正帆穿過接天山脈襲擊暴風軍團的后路,是如此。